,大片的土地就淪為重新被官府收回的荒田。這時為了鼓勵流民回流固籍,朝廷都是會出臺一些開荒免稅幾年的優惠政策,以犧牲短期的稅收收入來換取長遠的恢復國力。
南方諸國戰亂較少,但是這種政策因為其對恢復國力的優越性很明顯,所以南方國家也就不吝於學習了,南唐,吳越,馬楚,基本上都幹過這種事情,要想奏請在某一地區實施幾年這種政策阻力也不怎麼大。(或許只有一直地少人多沒戰亂的蜀國和專用太監的南漢國沒有使用過這種政策吧)
“新田免稅的話,中原朝廷一貫是開荒的新田,免稅五年。南唐和當年吳國,有時候為了爭奪流民,最優惠的時候可以免稅七八年。不過這裡是海外,要想把荒地變成熟田,起碼要多花一兩年,而且前期轉運靡費較多,哪怕也按照免稅八年,也不易招到足夠的人手啊。”
“所以,小王決定向父王請命在平湖、大琉球開墾新田的流民,新田免稅十五年。這些海外之地,本來朝廷就收不到稅賦,不如多免幾年刺激人口繁衍。
這個價錢比中原朝廷的開荒政策至少多五年的有效免稅期,要想吸引安居樂業的百姓移民過來或許不容易,但是如果是恰好有因為戰亂流落他鄉、需要安置的流民的話,應該是儘夠了。”
“十五年?小王爺真是好生慷慨啊……大王那裡……”蔣袞一開始還想質疑一下這個免稅政策能不能得到最上層支援,但是轉念一想,平湖和大琉球本來對吳越國來說就是無本生意,十年之內,要想建立官府機構都不容易,就算想徵稅,那種徵收成本也會讓國家受不了,不如裝作慷慨。想通了這一點,他也就沒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而是轉移到了“以工代賑”的實施方略上去了。
“小王爺,卑職還有一事不明,‘以工代賑’的說法,如果卑職沒有理解錯的話,就是要百姓在剛剛移來本地的前一兩年、自耕田收成不足以養活自家的時候,以給官府做工的方式換取口糧了吧?可是如果要實施這一策略,就少不得轉運來大批的官糧,到時候還是要大王每年費心調撥的吧?如果有人反對,只怕不好持久。而且這些地方素來沒有官府,要想管理以工代賑的同時又防止貪墨的話,就得付出很大的管理成本,這可如何是好呢?”
“所以,這個‘以工代賑’的發包方不是朝廷,而是以蔣舶主你為代表的諸多認籌海商啊!”錢惟昱拍了一下蔣袞的肩膀,把蔣袞嚇得一個夠嗆,愣了半晌,還是沒想明白錢惟昱的意思。莫菲,這是要被撬大竹槓了?
第35章 千頃鹽田
“蔣舶主,稍安勿躁,小王怎麼會看上你的錢財,如果那樣,小王可就不會把新式福船的建造留給你獨家壟斷了,眼光看遠一點既然是商家出資出糧給流民戶‘以工代賑’,那豈不是相當於流民戶是給商家在‘服徭役’?這種待遇,平時哪有商人可以僭越徵募,如今朝廷給你這個大義名分,應該高興才是。”
錢惟昱見蔣袞色變,拍著他的手臂好生出言安慰其實錢惟昱原本是想拍蔣袞肩膀的,但是沒奈何自己還是小孩子,高度夠不到。蔣袞也是跑海二十多年見慣世面的大豪商了,眼珠一轉馬上就反應過來錢惟昱的意思了,不由覺得此事可以操作。
所謂的“流民戶給商人服徭役”,無非就是把朝廷“新田免稅”的政策給轉嫁了。本來朝廷下令平湖、大琉球開墾荒田的,前15年免稅。但是如果流民剛來的時候,沒有口糧和前期生活必需的物資,就只能給組織本地屯墾的商人打工,以工代賑。
比如說第一年新來的流民戶,一天的餘糧都沒有,那就要先給商人當僱工開墾半年荒田,以一個壯勞力計算,大約可以開出20畝荒地,然後商人在流民戶服役期間包吃住,再給流民戶按照每月5鬥糧食的口糧作為工錢,半年下來就有3石左右的糧食。而服役期間開墾出來的荒田,所有權自然是歸屬於發工錢的商戶的,未來15年免稅期的收益,也就可以被商人佔用,這種情況下,商戶應該還是熱衷於做出資人的。
而流民戶拿到的3石糧食足夠一家三四口人(兩個小孩)省著吃過完剩下的半年了,那半年時間流民戶就可以自耕農的身份開墾新田,開荒出來的地自然就歸流民戶自己。這樣流民也有了渡過一開始青黃不接沒有守成艱難日子的保障,未來長遠來看也有自己的田地以供可持續發展,加上綜合免稅期政策可以有15年,也不愁組織不到流民來幹活。
當然了,作為“以工代賑”總包出資方的大商人,也不可能只是給自己開荒田不承擔社會義務,朝廷一般還要把諸如修建基本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