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夠多了。大唐已經四面楚歌,僅剩一城之地,再多多流血還有什麼意義呢?那樣只會害了從嘉。”這就是李璟最後的念頭,憑著這個念頭的支撐,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決議投降這種事情,哪怕是出自上意,依然會有一些死硬者力圖勸諫,甚至還有禁軍統領軍官及內牙士卒力諫不從後自殺殉國的,朝中及軍中上下死者數百人,但是更多的人也理解皇帝的苦衷,畢竟為了尊嚴而戰打到這一步也夠了,縱然神州陸沉,也是要有人活下去的。
當日夜,南唐皇六子、吳王李從嘉作為李璟仍然在世的兒子當中最年長的一個,被招入宮中受了作為降書的密詔。隨後連夜在金陵城北玄武門處點起火把,豎起降旗,對周軍喊話。在初步接洽成功之後,李煜帶著百餘侍衛、十幾個隨行文武官員,拿著降表在周軍監視下被送往周軍的御營。
……
“陛下,大喜啊,唐軍降了!偽帝李璟派遣其嫡子、偽吳王李煜親奉降表入營,願意獻出金陵城。”趙匡胤在軍前得到訊息,立刻飛奔入營向柴榮通報。
這幾日,柴榮也已經起不了身了,一方面是固有的心血管疾病突發,另一方面也不知道是中了什麼邪穢——反正太醫官們看不出來的毛病,總歸不會說自己技藝不精的,往“觸怒神佛、誤中邪祟”上一推,那醫生就沒責任了——總之,柴榮胸口長出了一個杯盞大小疽瘡;看位置正在心肺附近,而且與那日柴榮玉斧砸擊金山寺大佛時所砸中的部位幾乎相同。故而雖然柴榮重病的訊息一致對外封鎖,但是在御營內部,卻已經有各種各樣壓抑的聲音在湧動了:此番陛下猝然不起,定然是遭到了佛的報應!
此時驟然聽到南唐終於撐不住了,願意無條件開城投降,柴榮也是心中大喜,忘了自己的身體狀況試圖奮然一躍而起,結果又體力不支重重摔倒在御榻上。
趙匡胤一邊衝上來扶住柴榮,身手居然比柴榮身邊那兩個太監還快,一邊神色赤誠地說道:“陛下小心!陛下保重龍體要緊啊,如今偽唐已滅,陛下自可數日之內便回汴京,抑或病體不宜再舟車勞頓的話,也可就地進金陵城安養。不要急躁以免樂極生悲啊……啊,末將該死,末將剛才的話真是罪該萬死!”
“還是匡胤可靠啊,唉,要是重進永德不是先帝血親姻親,那該多好,定然可以和匡胤一般公忠體國了吧。”柴榮嘴上不說,心裡卻是細細暗想著,隨後心思又馬上轉到南唐投降使者身上,抓住趙匡胤的手問道:“南唐並沒有開城讓我軍入城,而是派了一個皇子用懸筐送出城外,來獻降表?莫非還有緩兵之詐?”
“陛下……不必擔憂,使者入營前說了,是偽帝李璟病重將死,實在起不得身了。他又不想害了自己的兒子、讓他兒子揹負上亡國之君的惡名與猜忌,這才想在臨死之前獻城投降。這也是一份舐犢之情,陛下不必多慮。”
柴榮聽了,心中也是頗有共鳴:“南唐的問題,一定要在朕手中徹底解決,絕不能留給年幼的宗訓。而且,這個當口絕不能讓唐人看到朕病重,一定要親自接見那個李煜,讓他明日依約開城。”
第338章 南唐亡國
金陵城北,圍城的周軍大營中,御帳燈火輝煌。柴榮容色冷峻地端坐在一張線條簡潔卻不失威武的帥案之後,大帳沒有什麼奢華的裝飾,卻很符合大軍出征在外的氛圍。旁人看在眼中,不但不會覺得簡陋,反而會覺得這是周軍百戰連捷的氣質所在。
李煜恭恭敬敬地走入大營,周遭只有陳喬陪同——韓熙載和徐鉉兄弟此前去吳越國求和的時候,就已經被吳越王錢惟昱扣留了不曾送回。而孫晟和宋齊丘則是一直被扣在周營沒能回返,朝中最重量級的文臣凋零大半後,也就輪到陳喬這個原本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走上南唐政壇第一線的文官陪同出使了。
當然,此前兩撥求和使臣的命運也是大不相同的,總的來說,去吳越出使的韓熙載和徐鉉兄弟,比來柴榮這兒的孫晟、宋齊丘要好運的多。
當日錢惟昱扣留南唐求和使節的時候,理由也不是非常強硬那種。而是因為李璟書中那句“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異日天子易地酬勳,王亦大梁一布衣耳”的臺詞,被錢惟昱判定為“南唐使者國書用語大逆不道,離間吳越國與北朝正朔之間的邦交”,所以才扣下了韓熙載和徐鉉兄弟。
扣下之後,徐鉉兄弟好歹和周宗也是有點兒師生輩分在那裡,而錢惟昱名義上做過周宗三年學生,又是周宗的女婿,對於這兩個“大師兄”自然是禮敬有加的;至於韓熙載雖然和周宗沒有輩分尊卑上的關係,至少平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