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傳》雲:
〃朗祖父儁,字元異,博學好古,……鄉黨宗族鹹景 附焉。位至潱�ㄌ�亍8阜潰�罱ü����湎芯友鞝Γ��∫遣賄�Q藕謾逗菏欏訪�劑寫���硭惺��蜓浴I偈酥蕁】ぃ��俑躚嫋睢⒕┱滓��弧�咀鈾涔誄扇耍�幻��
不敢進,不命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父子之間 肅如也。一…有子八人,朗最長,次即晉宣帝也。〃
然則,河內司馬氏起家於司馬鈞的徵西蕪。司馬 鈞是武將,到司馬儁〃博學好古〃,司馬氏已成為士大夫階級了。司馬防〃父子之間肅如〃,是服膺儒教的一 種表現。
服膺儒教的豪族的出現,在東漢時代,是一個較 為普遍的現象,非止河內司馬氏而已。例如汝南袁氏,《後漢書》七五《袁安傳》略雲: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陽人也。祖父良,習《孟氏易》, 平帝時,舉明經,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傳 良學,為人嚴重有威,見敬於州里。建初八年,遷太僕。
(元和三年)代第五倫為司空。章和元年,代桓虞為司
徒。〃
汝南袁氏自袁良以來,世傳《孟氏易》,為東漢的名族。 再如弘農楊氏,《後漢書》五四《楊震傳》略雲…
〃楊展,字伯起,弘農華陰人也。父寶,習《歐陽尚 書》。哀、平之世,隱居教授。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 太常桓鬱,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關西孔 子楊伯起。'。
弘農楊氏自楊寶以來,世傳《歐陽尚書》,也是東漢的名族。
服膺儒教的河內司馬氏,與汝南袁氏、弘農楊氏屬於同一個階級,他們都是地方上的豪族。漢、魏主要 計程車大夫,其出身大抵為地方豪族。伹也有出身於小 族的,因為政治立場和思想信仰與豪族相同,可劃為 一個階級。如山濤,《世說新語政事類》〃山公以器重朝望〃條劉注引虞預《晉書》雲〃山濤,字巨源,河內懷人。祖,本郡孝廉。父曜,冤句令。濤早孤而貧,少有器量,宿士猶不慢之。年十七,宗人謂宣帝(司馬懿曰:'濤當與景(司馬師〉,文《司馬昭)共綱紀天下者也。'帝戲曰:'卿小族,那得此快人邪!'〃
山氏是河內郡的小族。山濤原好老莊,後來在政治上 依附司馬氏,改變了思想信仰。象山濤這樣的小族,可 視為與司馬氏同一個階級。
服膺儒教即遵行名教(君臣、父子等)。其學為儒 家之學。其行必須符合儒家用來維繫名教的道德標準 與規範,即所謂孝友、禮法等等。《晉書》二〇《禮志中》 略雲:
〃文帝之崩,國內服三日,武帝亦遵漢、魏之典,既葬除喪,然猶深衣素冠,降席撤膳。太宰司馬孚等奏(請)敕 御府易服,內者改坐,太官復膳,諸所施行,皆如舊制。詔
曰。本諸生家,傳禮來久。何心一旦便易此情於所天!' 孚等重奏(請)敕有司改坐復常,率由舊典。又詔曰:'三年之喪,自古達禮。雖薄於惰,食旨美,所不堪也。不宜
反覆,重傷其心,言用斷絕,奈何!奈何〃帝遂以此禮終三年,後居太后之喪亦如之。〃
《抱朴子,外篇,譏惑篇》又云:
〃吾聞晉之宣、景、文、武四帝,居親喪皆毀瘠逾制, 又不用王氏二十五月之禮,皆行(二十)七月服。於時天下之在重哀者,鹹以四帝為法。世人何獨不聞此,而虛誣 高人,不亦惑乎?〃
上引材料可以說明晉皇室自司馬懿〔宣帝)至司馬炎 《武帝)都重孝,重禮。〃三年之喪,自古達禮〃,而晉皇 室自司馬懿以來,〃居親喪皆毀瘠逾制〃,可謂有過之 而無不及。孝是道德標準,禮是行為規範。看一個人的 行為合不合乎儒家的道德標準,首先便看他守不守 禮。阮裕曾指責謝萬〃在兄前欲起索便器〃,為〃篤而無禮〃。〈《世說新語,簡傲類》〉他以為〃人不須廣學,正 應以禮讓為先〃,(《晉書》四九《阮籍傳》附《阮裕傳》) 便是這個意思。晉皇室〃居親喪皆逾制〃,超過了喪禮的規定,是重孝的表現。
西晉有三大孝:王祥、何曾、荀覬。《三國志,魏 志》四《陳留王奐傳》雲:
〃鹹熙元年三月丁丑,以司空王樣為太尉,徵北將軍 何曾為司徒,尚書左僕射荀凱為司空。己卯,進晉公(司 馬昭)爵為王,封十郡,並前二十。〃
這三大孝同日被拜為三公,位望之隆,僅次於晉王司馬昭。他們都出身於儒家豪族,都崇奉儒家名教,都是司馬氏的黨與,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