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皆得任之。其戶屬恆燕,身官京洛,去留之宜,亦從所 擇。其屬諸州者,各得任意。〃
革衣服之制與改變遷居洛陽的鮮卑人的籍貫,不得再 稱代人,而稱河南洛陽人,是容易辦到的。死葬洛陽,
也易辦到,何況孝文帝作了許多具體的規定。衣冠、籍 貫和喪葬地點的改變,一是要絕代人故土之戀,二是
不如此便不能將代北鮮卑部酋變成中原士族。看似外 表或形式,實際能夠決定性質或內容。 《魏書》七下《螅�婕拖隆酚衷疲�
〃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 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二十年春正月丁卯,詔改姓為 元氏。〃
同書二一上《咸陽王禧傳》記孝文帝雲:
〃'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年三十以上,習性已 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 仍舊。若有故為,當降爵玻Ч佟M豕�涫浚�桃勻徊唬�'揍 對曰。實如聖旨。'高祖曰:'朕嘗與李衝論此,衝言四方 之語,競知誰是。帝者言之,即為正矣。何必改舊從新?衝
之此言,應合死罪。'乃謂衝曰:'卿實負社稷,合令御史 牽下。'衝免冠陳謝。〃
在孝文帝的漢化政策中,〃斷諸北語,一從正音〃,不得
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是一項最重要的政策。變胡語 即不說鮮卑複合語,而說單音漢語。隨著語言的改變,
姓也要改變,故改拓跋氏為元氏。其他所改諸姓,均見 《魏書,官氏志》。如果不變胡語為漢語,不變複姓為 單姓,就不配作文化士族。《魏書》四〇《陸靚傳》記陸 黻
〃娶東徐州剌史博陵崔鑑女,鑑謂所親雲:'平原I
(陸才度不惡,但恨其姓名殊為重複《陸氏原為步六 孤氏)。'時離祖未改其姓。〃
可知如果不改胡語、胡姓,就不能使鮮卑貴族與漢人
士族合而為一,不能解決胡漢問題。北魏的統治也難
鞏固。李衝說四方之語竟知誰是,帝者之言為正。違反
孝文帝意旨,故孝文帝說李衝〃此言應合死罪〃。
《陸鷇傳》說到崔鑑恨陸敏原來的姓名殊為重複。
治史者對胡姓的改漢姓,說得很多,但對胡名的改漢 名,則鮮見論述。這裡略加考索。
魏收著《魏書》,其於胡人姓名,概用太和漢化以 後的姓和名。胡人原來只有名,而無字和號,孝文帝改 胡人姓名,其於名,是賜給他們一個漢名或雅名,而以 他們原來的名為字,或為號,或為小名。其於先世乃至 漢人,也往往照此辦理。舉例釋之如下:
拓跋燾。《宋書》九五《索虜傳》記〃嗣死,諡氣明元
皇帝,子燾宇佛裡代立〃。而在〃史臣曰〃中,又有〃'至於
狸伐篡偽〃之語。疑拓跋燾的胡名為〃佛裡伐〃。著史的
人以為〃伐〃是〃代〃的重字,因而刪去。實則應為〃佛裡
伐代立〃。〃燾〃為雅名。
〃伐〃字與〃拔〃字同音,北燕馮拔小字莫里伐。莫
裡伐本來是馮拔的胡名,後取〃伐〃為〃拔〃,因名馮拔, 〃莫里伐〃才成了他的小名。伐或拔大概是胡人的美
稱。胡字為火神、勇士之意,伐或拔或系取 義於此。
又《周書》四《明帝紀》記明帝宇文敏,〃小名統萬 突〃(生於統萬〕。同書五《武帝紀》記武帝宇文邕,〃字 禰羅突〃。《通鑑》一四八梁武帝天監十五年末,記柔然 西擊螅�擔�ù篤浦��雌渫趺侄磽弧ā!ㄍ弧ㄗ只蛞噯∫濉∮諍�幀�
又李初古拔為漢人,疑本有漢名。如薛初古拔,
〃—曰車輅拔,本名洪祚(漢名〉,世祖(太武帝拓跋燾〉 賜名〃。(《魏書》四二《薛辯傳》)此二人以胡名顯。
又《南齊書》四七《王融傳》記王融上疏語及北魏 設官分職,有〃總錄則邦姓直勒渴侯〃之言。此指元勰。 〃郢姓〃意即邦姓,國姓,為鮮卑語的漢文對音。故雖有 拓跋珪,而下邦之〃郢〃,邦姓之〃邦〃不改。清亦如此, 清帝雖有福臨(世祖順治),而福州之〃福〃不改。因為 福臨之〃福〃,為滿州語的漢文對音。〃直勒〃即〃直勤〃 或〃特勤〃,〃直〃為〃特〃音,〃勒〃為〃勤〃之誤。〃特勤〃為 親王之意,親王與皇室同姓,故云〃郎姓直勒〔勤)〃。 〃渴侯〃為人名,《魏書》八七《節義傳》有《劉渴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