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在〃忠〃宇問題上,佛教徒也必須作出解 釋。不然,中國的君主政治將難容忍佛教的存在。忠孝 都是儒家的觀念,早在東晉,釋慧遠即巳提出了佛儒 二教可合而明的論點。其言略雲:

〃佛經所明,凡有二科,一者處俗弘教,二者出家修 道。處俗則奉上之禮,専親之敬,忠孝之義,表於經文。在 三之訓,彰乎聖典。斯則與王制同命,有若符契。出家則 是方外之賓,內乖天屬之重而不違其孝,外閒奉主之恭 而不失其敬。如令一夫全德,則遒洽六親,澤流天下。雖 不處王侯之位,固已協契皇極,大庇生民矣。、《答桓玄 書》。見《高僭傳》六,《全晉文》一六一)

又云:

〃因此而求聖人之意,則內外之道,可合而明矣。常 以為道法之與名教,如來之與堯、孔,發致雖殊,僭相影 響,出處滅異,終期則同。〃(《沙門不敬王者論》。見《弘明 集》五,《全晉文》一六

唐宗密作《原人論》,兼採儒、道二家之說。慧遠的二科 或佛、儒二教可合而明之說,被宗密發展成了釋、儒、 道三教可合而明之說。調和夷夏,慧遠已開其端。 下面,再論佛教的宗旨。

《魏書》四《釋老志》雲:

〃浮屠正號曰佛陀,佛陀與浮圖聲相近,皆西方言, 其來轉為二音。華言譯之則為淨覺,言滅欏成明,道為聖 悟。凡其經旨,大抵言生生之類,皆因行業而起。有過去、 當今、未來,歷三世,識神常不。凡為善惡,必有報應。 漸積勝業,陶冶粗鄙,經無數形,澡練神明,乃致無生而 得佛道。其間階次心行,等級非一,皆緣淺以至深,藉微 而為著。率在於積仁順,頃嗜慾,習虛靜而成通照也。故 其始修心則依佛、法、僧,謂之'三歸,,若君子之三畏也。 又有五戒,去殺、盜、淫、妄言、飲酒,大意與仁、義、禮。、 智、信同。雲奉持之,則生天人勝處,虧犯則墜鬼畜諸苦。 又善惡生處,凡有六道焉。〃

從魏收此言,可以略窺佛家的大旨。佛家有輪迴之說, 所謂〃生生之類,皆因行業而起〃。人的識神是常不滅 的,為善為惡,都有報應。如果要修成佛、菩薩,一生不 行,須多生〃漸積勝業〃,〃經無數形,澡練神明〃,才可 以〃致無生而得佛道〃。如先修畜生,再修女身,再修男 身,以至於佛。此為一層層修來,有階次、等級的劃分。 關於〃澡練神明〃,《世說新語,文學》〃佛經以為祛練 神明〃條雲:

〃佛經以為祛練神明,則聖人可致。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