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首長,危機意識並不比劉東要少,就算有時代的侷限性,但也掩蓋不了他的睿智。他一下就明白過來劉東這所謂的種子理論的內涵。
可明白歸明白,南巡首長依舊覺得,請這些蘇聯專家,代價太大了。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像劉東這樣大方。一個億美金打頭陣,他看著都心疼。這些錢,要是全都拿來給華夏的那些專家教授搞研究,說不定出的成果並不比請那些蘇聯專家少。
雖然他的確看著很眼饞,但從實際的角度上出發,這樣做對於現在的華夏來說,還是壓力很大。雖然是一條不錯的路子,但也不能盲目的把這條路給擴大開來。因為現在的主要目的,還是在經濟問題上,科學研究,可以適當的放下。畢竟,現在這麼好的外部條件,也不知道能撐多久。要是形勢惡劣起來,經濟的發展也會停滯。
有了這樣的考慮,南巡首長開口說到:“種子理論,確實不錯。但小夥子你也曉得,我國現在的情況。如果把大筆的資金流入到蘇聯,雖然肯定會有收穫,但我國的經濟建設,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國家現在還很窮,遠不到大方的時候。”
聽到南巡首長這話,劉東說到:“的確,我們國家現在還不富裕,想要單單依靠這些蘇聯專家作出成績,那我國根本就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但有限的區域,還是可以考慮的。我國現在出口創匯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初級產品,量大,但並不值錢。但如果引進了這些蘇聯專家,讓他們的科技知識武裝起我們的企業,那我們國內的企業,就可以完善自己的產業鏈,從出口初級產品,過度到更高的階層,那樣,能得到的經濟利益,比起現在來,要好很多。我們不能單純的把這些科技經驗,當成一個資料,而是要用實踐證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你這個說法不錯啊,小夥子有水平,看來你經商還是屈才了嘛?有沒有想去政府工作?”南巡首長被劉東最後那句話搞得一愣,然後很有興致的問到。
南巡首長楞了,劉東就更愣了。這話不是南巡首長你自己說的麼?但當劉東看到南巡首長那臉色,並不是在像開自己的玩笑。於是,劉東知道,他竄詞了。可能這個時候,南巡首長還沒有提出這樣的話來,他劉東反而成了首創。
事實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後世耳熟能詳的話,南巡首長第一次提出來的時候,是在八八年的九月,離著現在,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劉東現在說出來,當然是竄詞了。好在南巡首長僅僅是欣賞劉東這話,而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因為他現在也僅僅是有這個概念,但並不是那麼深刻。現在突然被劉東這麼一提出來,想了一下,就覺得非常妙。
這種李鬼遇到李逵的事情,無論是誰碰到,都相當的尷尬。更何況劉東這是搶了南巡首長的臺詞,那就更不妙了。但現在話都說出來了,又不能再吞下去。
於是劉東趕忙把話題給叉開:“其實把這些科研人員弄到我們國內來,對於我們國內產業的升級,也是非常有好處的。首長您也知道,由於我國的很多產品,技術力量不行,形不成影響力,在國際市場交易當中,並沒有多少競爭力。但如果引進了這些人以後,依照他們的先進技術,就可以使我國多個領域的科技水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從而形成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那樣,由高科技帶來的高附加值產業,就足夠讓我們的回本。不但能回本,還能形成我們國內自己的生產力。”
“照你這意思,是要把這些人運用到工業科技的實用領域裡面去,而不是讓他們單純的搞研究?讓他們自己能夠養活自己?”對於劉東這個提法,南巡首長若有所思的問到。
“對,就是這樣。我把這個方法叫做產學研一體。其實這樣的做法,在國外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但我們國內,這樣做就比較少。很多東西都是研究出來的,但卻沒有把他們用到實際領域當中去,如果我們國內同樣用這樣的方法,那麼研究的成本就會大大的降低。”說到這,劉東一下就把嘴巴閉上了。
因為他再說下去,說不定又要說出什麼可持續發展的話題出來。那樣,南巡首長可就不會是驚奇他的思路,而是會考慮劉東是否是妖孽的問題。而且,要他把這些東西都說完了,以後的領導該怎麼辦?人不能把什麼好事兒都讓自己給佔了,那樣是絕對愚蠢的行為。
產學研這個說法,好歹是有國外先做出來了。他現在說一下,不過是會讓首長們認為他見多識廣,要再多說個可持續發展,那就要命了。
只不過這個時候,南巡首長也忽略了劉東那意猶未盡的話語,因為他已經被劉東這個產學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