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耗彈藥。

當年大搞國防建設,彈藥軍火這些東西,都是不計成本的造出來。但這些東西,實際上卻沒有發揮任何的作用,僅僅是一種威懾力。可彈藥這些東西,也是有保質期的,放在那裡久了不用,不但要花費格外的人力物力來保證這些東西的安全,還要為這些東西的出路頭疼煩惱。

所以,越南就成為這些東西的傾銷地,全往他們那邊放。打完了不僅有練兵的作用,還會把這些麻煩給消耗掉。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華夏和越南過家家,玩了這麼多年都還沒結束。和蘇聯佔據阿富汗,雖然都是在打仗,但意義卻完全不同,而且最後造成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不僅如此,這年月,美國看待華夏的問題上,也是非常的友善。雖然依舊有很多軍事技術是對華保密的,但也有很多原本保密的東西,現在也被美國推銷給華夏。要知道,兩國之間關係最緊密的時候,美國人就連他們的航母,也想賣給華夏兩艘。

雖然美國賣航母也不安好心,想要利用華夏買航母這樣的大塊頭,對蘇聯造成更大的威懾力,也想讓華夏的經濟,被航母這樣的玩意,給拖住發展的機會。航母雖然威武,但全世界也沒有幾個國家能養得起。這年月的華夏,養這東西,當然非常困難。但是,不可否認,美國能把這些東西賣給華夏,還是要承擔很大風險的,關係沒好到一定的程度,根本就不可能有這樣的買賣。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南巡首長才會對蘇聯的那些軍工專家看不上眼。如果說是尖端科技軍工,南巡首長肯定會認真起來,但聽劉東那意思,僅僅是普通的軍工人才,這樣的人才就算再多,也讓南巡首長提不起性質。對比起美國貨來說,蘇聯貨實在不怎麼樣,成本和實用性,都達不到美國貨的標準。

可南巡首長不知道啊,這樣的好日子,根本就沒多少時間了。等到蘇聯解體以後,美國的目光就會瞄向華夏,那個時候,日子就難熬了。但這樣的預言,劉東卻也不敢提,所以,要讓南巡首長知道這些人的用處,還得從另外的方面入手。

“首長,您聽我說。您知道為什麼我要花費這麼大的代價,把蘇聯的這些人才給請回來麼?還要答應這些人才八年後要還給蘇聯。”劉東說到。

聽到劉東這話,南巡首長也奇怪的問到:“對了,你為什麼要答應這樣的條件呢?實在是太虧本了,這買賣雖然對你來說,非常有好處,但投入也大。而且這些人還不是一直都跟著你幹,到底是虧還是賺,只有你自己曉得。”

“對於我們公司來說,這筆買賣,無論怎麼看,都是賺了。因為這些專家,我原本就沒有期望他們能夠一直在我們公司裡面。他們真正的作用,在我的眼裡,就相當於種子,為我們國家培育自己人才的種子。就好像當年我們國家一窮二白的時候,就是靠著這些蘇聯專家,才使我們國家真正走向現代化的道路。我的目的,就在於此,至於這些專家以後的去向,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他們的知識被我們學到了,那他們的作用還能有現在這樣大麼?”劉東自信的說到。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有可為

目前國內流行著一種說法,那就是造不如買。相比起自己製造,花費大筆的資金來創造,買國外現成的東西,無疑是會減少這方面的投入。這種說法,在國內佔據了很大的市場。

之所以有這樣的市場,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就是因為現在國內還不夠富裕,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需要投資建設。有限的資源,必須要利用好。買東西,雖然花費也很大,但比起自己從頭研究來說,實在是要好太多了。

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現在國際形式十分有利於華夏。美國拉攏,蘇聯疲軟,比起建國時隨時打仗的危險局面,要好太多了。美國連航母都肯賣給華夏,這樣的情況下,技術封鎖的風險,也就降到了最低點。很多人認為,這樣的局面會一直存在,只要蘇聯還在,美國就絕對不會把槍口對向華夏。等到以後資金富裕了,再研發也不遲。

雖然南巡首長並不贊同這樣的觀點,但多少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且現實情況的確不允許華夏自主研發很多東西,所以多少有點隨大流的意思。

可劉東知道蘇聯已經撐不了多久了,等到蘇聯解體後,華夏哪裡還會有現在這樣寬鬆的政治局勢?早一天做打算,就早一天能形成自己的抵抗力。

雖然劉東不能明確的說明蘇聯要掛掉的事實,但卻可以曲線救國,就好似他現在所提出來的種子理論。相信南巡首長會明白他的意思。

果然,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