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部分

東現在在蘇聯的關係還算是不錯,列夫捷特對於又有新的買賣表示很歡迎,再加上最近這幾年,蘇聯的日子也不好過,鋼鐵企業剩下的生產裝置封存的不少。於是,在富蘭克林開路的情況下,劉東很容易的就弄到了一批足以讓中型企業煥然一新的鋼鐵生產裝置,而且還有很多富餘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由於劉東出手大方,列夫捷特的膽子也很肥,這批裝置全是蘇聯最先進的東西。甚至劉東弄到手的這批裝置,還是原裝貨。這樣的好東西,弄到手了,那就是給新的環亞特鋼弄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

一月底,吳一平打電話給劉東,說公司第一爐鋼要出來了,叫劉東去剪綵。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劉東就急急忙忙的跑去了鐵都。

之前上面給劉東弄的十個鋼鐵廠,基本上都是在鐵都,就算最遠的兩個小型廠,也都是在鐵都範圍之內,呈v字型。十個鋼鐵廠,只有三個鋼鐵廠是中型的,其餘的都是小型。當初弄到這麼十個鋼鐵廠的名額,劉東不過是想要把這些鋼鐵廠整合到一起,湊成一個大型的鋼鐵廠。

至於為什麼不弄個大型鋼鐵廠的指標給劉東,那是因為迄今為止,大型鋼鐵廠依舊是個雷區,一個私人想要直接拿到這樣的指標,就是老爺子的頂不住。所以,乾脆就給了十個工廠,到時候真整合到一起,也就有了大型鋼鐵企業的資格,這也算是這個年月的曲線救國。

由於不是一個廠,要一下子就整合起來,那根本就辦不到,於是劉東就指示吳一平,工程分為四期,第一期工程就是要把最中間的那個中型鋼鐵廠給弄活起來。給其他廠子做個標杆,這樣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而第二期工程,就是要把三個中型鋼鐵廠整合到一起,弄成箇中型鋼鐵廠當中最強的廠子出來。第三期工程就是把剩下的七個廠子弄起來,讓十個廠子同時開動。

最後一期就是把這十個廠子精細化作業,每個廠子都有自己的專長。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劉東估計,等蘇聯解體都還不一定能夠完成,起碼得十年的時間,而這樣的速度,在鋼鐵企業發展當中,都無異於坐上了火箭。

等劉東趕到鐵都的時候,吳一平已經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包括邀請本地領導,還有那些關聯企業等等一切場面上的活動,他都弄好了,只要劉東到了,其他的事情都好辦。

聽到吳一平的彙報,劉東最關心的就是第一爐鋼會不會出現問題。因為現在這個廠子裡面的裝置,都是蘇聯人的,而且還是現如今蘇聯人最高的科技結晶。對比起其他任何鋼鐵廠,這些裝置都要好很多。即便是得到了新日鐵技術的寶鋼,也不可能有他的裝置好。

而裝置太好了,就會造成那些技術員不會使用,即便是列夫捷特為了讓劉東這邊早日能夠操作好這些機械,而拐帶了這個機械使用的團隊到華夏來,劉東依舊有擔心。因為開工的時候,不可能全是由蘇聯人上場,還是要搭配國內的技術工人,這樣就有危險性。

雖然現在不講封建迷信這一套,但第一爐鋼要是搞砸了,出了廢鐵,依舊不是一個好兆頭。那樣對於環亞特鋼想要在國內鋼鐵企業當中打響名氣,打擊太大了。

對於劉東的擔憂,吳一平心態卻非常好:“老闆,其實這些裝置操作真不是什麼難事兒。本來國內大部分鋼鐵企業,用的就是老毛子的技術裝置,後面雖然研發出自己的東西,但傳承的都是那一套,那些骨幹都是玩了一輩子機械的老手,就算是其他國家的裝置,只要給他們熟悉的時間,一樣能玩得順溜,就別說還有些淵源的蘇聯裝置了,這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聽到吳一平的保證,劉東稍微的安了一點心,就等著明天出結果了。對於這個鋼鐵廠,劉東可以算得上是非常費心的,鋼鐵廠生產技術是他弄的,鋼鐵廠裝置也是他親自找列夫捷特弄來的,這些裝置可不便宜,整整花了劉東八十萬美元。雖然依舊是白菜價,但也不算是小投資。更何況,就連那些技術骨幹,大部分也是他上回化緣過來的。

劉東敢拍著自己的胸脯說,在國內,沒有任何一家中型的鋼鐵企業,資本有他雄厚,技術有他雄厚,裝置比他先進,人員比他齊備。這樣可以說是站在全國中型鋼鐵企業至高點的公司,要還不出個像樣的成績,那絕對會讓國內所有的鋼鐵企業笑話。甚至連特鋼聯盟的位置都坐不穩。

第二天一大早,劉東就起床了。看到窗外忙碌的人群,他也跟了出去。

對於這個原名奮進鋼鐵廠的職工來說,今天是個大好的日子,因為鋼鐵廠又要開爐了。對於一個鋼鐵廠的員工來說,沒有什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