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宣傳和辦公廳事務的副書記潘仁和炫耀,說,別看你手下筆桿子多,我手下的尹凡卻是長山趙子龍啊!潘仁和卻不露聲色,說道,既然是趙子龍,你就不能限制了他的發展。果然,這話說了不久,尹凡就被調到省委辦公廳,先是當了兩三年秘書處處長,不久前又升任助理調研員。這期間,妻子婁虹隨著他調離河陽,輾轉搬遷,一直到調入省城,在省委宿舍區附近的一所小學任教,沒多久就擔任了學校的教導主任。尹凡這次調回河陽,她便沒有再跟著調動,算是在省城紮根了。
當初,尹凡的調令下到西峽市委,市委書記心裡不情願放人。當然,他並不知道潘仁和以前就對尹凡有很好的印象,還以為是自己多嘴,導致這麼個結果。討價還價不成,只好忍痛割愛。在市委送別尹凡的宴席上,從來不主動端杯向下屬敬酒的他連續和尹凡喝了三杯五糧液,而且都是一飲而盡。他把尹凡稱為“西峽才子”,祝尹凡到省裡以後,在“領導崗位上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自己的水平,爭取不斷進步,更上層樓”,同時希望尹凡要“在省委領導面前積極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要繼續關心西峽的工作和事業”等等。書記的話,看上去既像一般場面上的話,也表示了對尹凡前程的關注,同時還寄予了某種厚望,總之,裡面的含義頗為豐富。既然書記都如此殷勤地向尹凡敬酒,其他參與送行的人也紛紛效仿,把個尹凡弄得窮於應付。儘管尹凡一般不太喝酒,更是很少喝醉,可那次他卻徹底醉了。
到了省委,他起初和潘仁和的直接聯絡並不很多,除非工作需要,比如涉及到尹凡參與寫作的省委的一些材料時,潘仁和有時親自和大家一起研究,尹凡才和潘書記有直接打照面的機會,但也僅限於工作上的接觸,私下裡,尹凡雖然也想和潘書記把關係搞得更親密一些,但他嘗試過幾回,給潘仁和打電話,說是要單獨向書記彙報工作和思想,潘書記卻總是忙,也不讓尹凡到自己家裡去。這樣,尹凡也就不得不暫時放下這些想法。當了助理調研員後,這才和潘書記的接觸多了一些,但也僅僅限於工作往來。潘書記每次見了尹凡,態度都很和藹,也不時對尹凡把關的文稿表示讚許,但卻沒有更多的表示。
不管是在西峽或者是到了省委,除了實在有事,每年春節,尹凡還是要回陽穀縣老家的。既然是回到河陽地面,也少不了要和市裡當年那些同學、同事們有些來往。不過他生來好靜的性格總是儘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周旋,除了幾個特別好的密友,一般人也就不敢和他“高攀”了。
要說重回河陽的事,他是萬萬沒有想到過的。他年初還參與了起草有關班子換屆的檔案和講話材料。今年市級班子換屆,各個市的班子變化都比較大。尹凡並沒有提出要求說自己想下到市裡去工作。尹凡心裡一直想的是,儘管和潘書記沒有密切的接觸,但自己畢竟是潘書記提名調入省委的,無論如何應當盡心竭力幹好工作,這樣才能不辜負領導的培養。省委在書記碰頭會上研究河陽市委和市政府班子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分歧。河陽這麼些年,領導班子一直存在不團結現象。自從方喻調離河陽之後,河陽市兩任書記和市長之間總有不少疙疙瘩瘩,底下一些人也就自然按照親疏遠近的關係分成了書記派和市長派,鬧得各職能部門也相互難以協調。這次,河陽的書記到了年齡,省委把他調上來安排在二線工作,另有一批市委、市政府領導也退休的退休,調離的調離,河陽市的職數就空出了好些。首先是誰來接任河陽市委書記的問題。有人先提出由現任市長史朝義“自然接替”,但省紀委書記梁光明提出,史朝義近年來不斷有關於他的舉報信,雖說還夠不上查的條件,但萬一確實存在問題,那就不太好說了。也有人說史朝義個性比較強,屬於敢作敢為的那種。他和書記的關係沒有處理好,雙方都有責任。個性太強,容易遭人嫉恨,有舉報信,也屬正常。恰好中央決定實行幹部跨省市交流,派了一名正廳級幹部到省裡來,並指明要擔任市委書記,這才解決了相關的爭議。在挑選河陽市常務副市長的人選上,也出現了不同意見。由於省委幾位書記中只有潘仁和在河陽工作過,於是省委書記宋遠征便讓老潘提出建議。潘仁和沒有做過多考慮,就將辦公廳助理巡視員尹凡提了出來。有人認為尹凡資歷太淺,又沒有主管經濟工作的經驗,潘仁和反駁說,任何人幹任何工作都有一個“第一次”,沒有誰是天生的幹才。何況尹凡這個人思想敏銳,性格沉穩,屬於知識型的幹部,有這個機會,讓他去歷練一下,他能很快適應的。像史朝義這樣的人,正需要尹凡這樣的幹部才能形成互補。再說了,就我們周邊的幾個省,已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