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7部分

當訓令傳到彼得堡時,陳去病並無多大驚訝。此時,由全俄中央執行委員的組成的代表團正在彼得堡和他談判,領頭正是第一次佈列斯特代表團團長阿道夫。阿布拉莫維奇。越飛。

在復興軍出其不意突襲阿斯特拉罕、強攻佔領察裡津後,俄布內部和談的聲音就越來越響。此時負責南方戰線的正是托洛斯基委派的舊俄軍官,早就贊成和談反對舊俄軍事專家的斯大林同志立即抨擊正是因為這些號稱軍事專家的舊俄軍官怠工、不負責任,阿斯特拉罕和察裡津才會這麼快失陷。現在察裡津被中國人佔領,那就等於說,北高加索第十一集團軍將全軍覆滅,同時東部的高爾察克白軍和北高加索、頓河的白軍將連成一體,屆時東南夾擊,喀山將再一次被白軍佔領。

抨擊整個東南戰線戰略態勢惡化是其中之一,再一個就是南方的糧食才剛剛收割,全國各地都缺少糧食,特別是察裡津的失陷將使得蘇維埃缺少糧食支付給同盟國,這不光會引起同盟國的軍事幹涉,就是滿足於城市工人也不足,到時候全國城市發生動亂,白軍的進攻會容易得手,黨在工人和群眾的領導力將更加衰弱……

斯大林抨擊直指托洛斯基命中要害,特別是任用舊俄軍官這件事根本就是紅軍建軍的路線之爭。以陰謀論的角度看,鋼鐵同志早就知道中國人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會在南方戰線發起進攻,但這麼快就能佔領察裡津那真是出人預料。不過他、還有因為不滿於托洛斯基的伏羅希洛夫卻完全摘清了,察裡津的陷落真的和他們半點關係也沒有。

斯大林如此,不甘失敗的托洛斯基則依然堅持認為只要東面戰線的五個集團軍南下,第十一集團軍北上,南北夾擊下中國人很快就會退卻。

退卻。僅僅是退卻,托洛斯基用的是這個詞。而當列寧同志問他‘很快退卻’的‘很快’有多快時。托洛斯基根本就回答不上來具體時間。也許一個月,也許兩個月。僅僅靠東面的五個集團軍是不夠的。況且這五個集團軍八萬多人還要防守兩個方向,雖說紅軍正在各地組建,但要把紅軍抽調至察裡津防線,以目前的交通情況,最少要一到兩個月,而後發動進攻,最少又要一個月。就算三個月之後拿下了察裡津,可那時候已經壯大的白軍又要多少紅軍才能消滅?

而且,同盟國這邊還不能出半點岔子——在七月份的時候。德國大使米爾巴赫就對布林什維克當政很不滿意,有要換人趕他們下臺的意思,好在他被社會革命黨刺殺了。再過兩個多禮拜就到了交付十億馬克商品的時候,真要拿不出商品,那德國鐵定暴怒。

帶著這樣擔憂,用不著列寧以辭職為要挾,代表們很快表決透過了與中國和談、承認中國之前的條件的決定。不過,既然開了戰,那和談的條件就不是原來那回事了。

代表團團長越飛。團員斯大林、季諾耶維奇、索科利尼科夫,軍事顧問薩莫伊洛將軍等人一到彼得堡開始和陳去病談判,他們發現中國人的條件已經變了。第一個,原先玉茲地區和俄國的西面邊界是以流入裡海的南烏拉爾河為界的。可現在的邊界卻越過了南烏拉爾河,以距離伏爾加河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為邊界,至巴拉科夫才折向奧倫堡方向。

這足足比之前多了幾萬平方俄裡。最要命的是,南烏拉爾河其實就是沿著烏拉爾山餘脈流入裡海的。越過烏拉爾山就是歐洲,這樣劃界等於是中國人把手伸入歐洲;而且邊界距離伏爾加河實在是太近了。騎兵也好,裝甲戰車也好,一天時間就能衝到伏爾加河河邊。這條河本來就是俄國的交通幹道,怎麼可能處於中國人的威脅之下。

除了西部邊界,之前的糧食、武器援助也大大減少,中國將不再承諾交付多少糧食和武器,而是中亞大鐵路能運多少算多少;俄屬資產贖買未變,但貸款卻要等數年之後才交付,顯然是中國人也擔心經此之後,布林什維克會被白軍推翻。

邊界也好、援助也好、貸款也好,這些都可以談,不過對越飛提出的所謂簽訂和約後,中**隊立即將察裡津、阿斯特拉罕歸還給俄國的這個條件陳去病當場拒絕。他的意思是中國只有撤兵的義務、交還戰俘的義務,察裡津和阿斯特拉罕如果被白軍或者英軍接管,中國不可能負責歸還。

大家急忙媾和其實就是為了拿回察裡津和阿斯特拉罕,從而迅速穩定住南面局勢,但陳去病迴避了這個義務卻讓俄國人猶豫了,萬一簽訂合約後,中國人故意將其交給白俄或者英國,那還不如不籤合約,直接打過去好了。

彼得堡東宮內,面對這樣的情況代表團團長越飛提議休會。當中國人離開後,他向斯大林以及其他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