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兵力接近三十萬人。
“閣下,請容許我將此方略彙報給國內。”幣原喜重郎找不到反對的理由,他知道楊銳會跟自己談及此事,那肯定是有必勝把握的。(未完待續。。)
辛卷 第六十五章 阿斯特拉罕
幣原喜重郎對國內也就是例行通報而已,在楊銳與其會面時,中亞復興軍總部阿拉木圖,新日本陸軍司令官寺內正毅,參謀長田中義一、宇垣一成正在和西域總督楊增新、中亞軍區司令彭清鵬、參謀長徐敬熙等人商議入俄作戰方略。
中日大戰後,日本陸軍削減為七個師團,這基本是回到了甲午戰前的陸軍規模,雖然包括山縣有朋在內陸軍人士對此大加反對,但財閥們和輿論抓住陸軍吃敗仗的事情不放,最終使長州藩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不過,給陸軍馬鹿們帶來福音的是,因為中日要聯合在中亞給露西亞找事,陸軍裁到一半就復員了,不但復員,還加緊戰備,花巨資像中國那樣建設全國預備役。
正當民眾不知所措,以為陸軍要出兵歐洲之際,忽然冒出來一個訊息說露西亞中止了與協約國各國的盟約,囚禁沙皇並投靠了同盟國,帝國陸軍此次出征是為了幫露西亞沙皇復國,而復國的酬勞就是新日本。
‘新日本’這個名詞被日本報界捅出來,已經是大正七年中的事情了。這時候列強已經承認中國有權吞併俄屬草原總督區以及外裡海州,不想中國這個包工頭這邊簽約,那邊一轉身就把一小半土地分包給了日本,國際上什麼反應日本人不知道,可日本國內卻是喜瘋了。朝鮮和臺灣失去後,五十多萬平方公里沒了,可現在忽然冒出來個四十多萬平方公里的新日本,之前的心理空虛頓時給補上不說。那些從朝鮮和臺灣遣返回日本的警察、官僚立即有了新去處。
最重要的是,新日本和朝鮮臺灣不同。那裡地廣人稀,原住民只有一百多萬。清除俄國移民後,移民上千萬人完全沒有問題。於是,天皇授意、內閣首肯、軍閥樂衷、財閥支援,加上那些眼裡只有一份三分地的屁民,整個大和民族瞬間團結如一人,能打戰的都排著隊報名參軍,不能打戰的排著隊爭購戰爭債券,比當年中日戰爭時積極多了——那一次打贏了也就是賠款而已,這一次沒打就拿到好處。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狗日的吃相那麼難看,甚至有光著屁股遊過海來搶的趨勢,楊銳對此笑而不語。為鼓勵日本移民,他要求西域鐵路先暗中提價兩成,而後票價對日本人八折優惠、身高一米二以下的小鬼子則半價折扣;同時命令鐵路沿線各車站內加註日語標記,以讓小日本一路走好,搶劫愉快。
輿論的鼓動宣傳、中國的友情好客,使得一車一車的日本人渡海東來、乘車西去,半年不到的時間。新日本居然冒出來十多萬鬼子,這比日本陸軍還多。
不過這十幾萬鬼子有不少是浪人、**還有一些是破產過不下去農民,據說這些人一走,全日本治安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但這麼一來,新日本的白俄、哈薩克人就遭了殃,只是這已是日本的國內事務。和中國沒什麼關係,他們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再說。浪人們禍害四方,不但對清除白俄極為有用。打仗也可以當炮灰,這對統治中亞是有利的。
在收到西域總督楊增新邀請開會的通知後,日軍參謀長田中義一少將就想著以日本目前的兵力,還不足以對俄作戰,真要打,那務必要徵召那些浪人和農民,不過到了司令部會議上,一看徐敬熙拉開簾子、亮出敵我態勢圖,他就發現對露作戰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這不是要進攻喀山,而是要進攻伏爾加河下游的察裡津。
再看到作戰計劃中毫不含糊的敵情簡介,他和寺內正毅、宇垣一成都極為驚訝,因為再也沒有比這更詳細的情報了,這簡直就是……復興軍難道在當地駐紮過?
日本人的驚異落在徐敬熙和楊增新的眼中,不過兩人都不作什麼解釋,徐敬熙道:“情況就是這樣,貴我兩國要想以最小的代價達成目的,那就要在這個冬天佔領察裡津,不然等明年紅俄恢復了元氣,再打那就不是現在這個規模了。”
“關於明年,閣下是否有更確切的情報?”聽說紅俄明年就恢復元氣,寺內正毅狐疑問道。
“歐洲瘟疫正在盛行,戰爭雖然暫時停止了,但再耗一年得不到勝利,德奧諸國一定會因為內部崩潰而戰敗。德奧一旦崩潰,那紅俄不但可以廢除佈列斯特條約,西面的威脅也盡除,烏克蘭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入俄國,我們再佔領察裡津就沒什麼意義了。”徐敬熙說道。“我們這一次作戰目的很明確,就是控制紅俄的糧食和石油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