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另外還有馬力的補貼,這個是不多的,好像是每馬力補貼五日元。這樣核算下來,也就是在每噸的造價上補貼了十五日元的,二十三日元。當然,這還要看船。我們要是補貼的話,那下線是不是要把一百噸的柴油機船也算進去?戶部會給這麼多銀子嗎?”
“山西的工業基地、化工、造船,還有不得不修的鐵路,這就是我們這幾年要做的事情了。”楊銳低聲說著話走到了另外一邊,他不想讓其他人聽到他和許徐華封的話語,“造船這五年投入五千萬的話,減去造船廠的一千萬,人員培訓五百萬,技術研發五百萬,能補貼也就是隻有三千多萬了,若是攤在五十萬噸上,那就是六十兩每噸是不是?”
看著楊銳似乎都說模糊了,徐華封笑道,“竟成,你每噸補六十兩那還得了,這就等於船遊一大半是我們買下了,要是這麼還不如直接買下,而後租給那些船東。對了,你還有錢沒算,有船不可能沒有航道吧,不可能沒有碼頭吧,航道疏浚、碼頭建築,這些都是要大錢的,你還是讓運部那些人把河運規劃拿出來再看補貼多少吧。”
徐華封一提醒,楊銳倒是想起來,這五千萬不光給船廠,河道、碼頭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可要比造船廠、補貼貴多了,這就等於是修鐵路,不能光算機車買來多少錢,還有算造鐵路修火車站多少錢。
他這邊想著航道、碼頭到時候,徐華封再問道:“竟成,真的要透過造船來拉動工業嗎?”
“當然!”楊銳很確定,按照後世的經驗,造船這種資本、勞力密集型產業是最適合後發國家的了,韓國、臺灣這些都是走這條路的,現在有一戰這麼好的機會,中國定是要選擇造船作為工業的突破口,再就是化工,這是賺錢利器,比如合成氨、磺胺、還有純鹼,但這些事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沒有那技術想做都是做不來的。
“以中國現在的情況,我們能選的就只能是造船。”楊銳確定的道。“做其他的別人不會讓我們做啊。造船第一年賺錢,第二能鍊鋼,第三能把機械行業也帶上去,最後就是技工有了,三大船廠,幾年下來,熟練的技術工人沒有四萬也有三萬吧。”楊銳一邊說,一邊揮著手,看得出來,他對造船很是期待。(未完待續。。)
戊卷 第七十六章 無回
楊銳對造船將有一個美好未來很是篤定,徐華封憑藉著往昔的信任,也就不再質疑了,雖然他很想說現在日本的造船業的年造船量就在十五萬噸左右徘徊,人家可是有十多萬噸的艦隊,一百多萬噸商船的,這些艦隊和商船,每年的維修費就夠那些船廠去折騰了。
他心中放過此節,見屋子裡魏瀚等人還在商討船型,想起剛才陳石英的一個錯誤糾正道:“石英剛才把柴油機的使用成本說低了,每匹馬力零點一六公斤,那是在施行增壓的情況下才能實現。不增壓的話,按照實驗室對拖拉機的估算,每匹馬力的油耗將超過零點二公斤,而且實際使用的時候總是會有浪費的,也就是說,每匹馬力每噸的耗銀將超過六厘、接近七厘。這可是託了高壓油泵的福,沒有高壓油泵,萬萬是不能如此省油的。”
他見楊銳吃驚,又笑道,“不要擔心,他對蒸汽機煤耗也估低了,現在賣的哪有標準塊煤啊,沒有洗過的煤全是有不少雜質的,以以往的經驗看,這煤耗也是要超過九厘銀子,接近一分或者超過一分。哎,剛畢業的學生經驗上總是差一些,常常會把情況估計的比實際好,不過這樣也好,現在他們幹勁十足,等砰了壁,那以後就幹練了。”
高壓油泵和廢棄渦輪增壓一樣,是柴油機的核心技術,楊銳當初只能大致畫出油泵的式樣、說出原理,至於具體實現。就是不知道了,現在聽說解決了油泵問題,他笑問。“怎麼做到的,不是說耦件的精密度要達到零點多少毫米微米的嗎?”
“如今油泵耦件的精度要達到零點零零一毫米,也就是十微米甚至更細,解決的辦法是一個學生想到的,極為極為巧妙!”徐華封很是滿意的讚歎,不過說完他還是不甘,再道:“可即便是這樣。油泵的油壓也還是不高,只是氣罐噴射壓力的一倍,一百四十個標準大氣壓。十四兆帕而已,所以燃燒室只能設計成半燃燒。要是能再把耦件的精度提高,能達到四十兆帕,那柴油機的效率將更高了。”
楊銳搞不明白十四兆帕和四十兆帕的區別。他只知道把問題和思路提出來。具體的實現交給下面的人去做而已,當下也沒有細究解決辦法是如何如何的巧妙,問道:“現在德國人和美國人都在問這個東西,你那邊是怎麼回覆他們的?”
“怎麼回覆……”徐華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