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0部分

她的天,讓楊銳沒有太多征服快感;現在陸眉揹著民國美女的偌大名聲,又是一個有思想的,是以全身心的征服她調教她。讓楊銳倍有成就感。

“大人,農部的陶大人、國家銀行的張大人來訪……”楊銳正說著。門被敲響了,有客來訪。

敲門聲讓坐在男人懷裡的陸眉立刻換了一個位置。臉色也開始泛紅——她剛才坐的姿勢幾乎和歡愛無異,甚至能感覺到男人的……。女人如此,楊銳倒若無其事的站起整了整衣服,待心平氣和才出門去見客,陶守和和張坤早就該來了。

夏末秋初的時節依舊是烈日炎炎,深具江南園林韻味的會客廳讓人心中清涼,但比江南韻味更清涼是空調冷氣,陶守和和張坤此時正在會客廳裡舒心等待。他們中只有陶守還在農部掛個閒置,張坤已經不是官員。

“坐吧。坐吧!”帶著陸眉前來的楊銳看著站起來行禮的兩人微笑,揮著扇子讓他們坐下。“這天氣太太熱了,立中,這北七省又要遭旱災了吧?”

“是,大人……”陶守和剛喊大人就被楊銳制止了,他道:“我比你父親痴長一歲,既然是在家裡,就不要大人大人的 ,太見外。”他說罷又看向張坤。道:“你也別叫什麼大人。”

“是,伯父。”張坤微微一笑,陶守和則點頭答應著。父親陶成章逝後,楊銳對陶家頗為照顧。現在兄弟倆都在政府做官。“北七省確實有旱災的跡象,早春的時候雨水就不足,幸好一些地方進行了人工降雨。但更多的地方還是遭了旱。”

“嗯。”楊銳點頭,他雖然不再是總理。可上次西北數省連續五年的旱災他記憶猶新,這雖然徹底解決了西域北庭的移民問題。可北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旱災,真是個大麻煩。

“伯父,”陶守和本不想一來就提壞事,可既然說起北方旱情他就不得不道:“農會和鄉幹部裁減後,陝甘河南三省政府救災幾乎無力。一些之前建立的灌溉設施也屢遭百姓盜竊破壞,還有就是百姓不顧法令,擅自於黃河引水、擅自挖井抽水、還頻頻為爭水械鬥……,當地駐軍已經出動了,現在陝甘河南幾乎處於軍管治下,宋總理正焦頭爛額……”

“這很正常。”楊銳完全明白陶守和平民主義的立場,他和他父親陶成章是一脈相承的。“陝甘河南的問題其實是社會制度完全靠官僚機構支援的問題,一旦皇權不下鄉,那民間就要大亂不止。立中啊,你看山西如何?”

“山西……”陶守和當然知道山西和陝甘河南的差別,他道:“山西情況最好,極為有序,熱河再次之、直隸次之、山東再次之。可是陝甘河南百姓倍受旱災之苦啊,當地士紳威信有限,不能有效行使政令……”

“從客觀上說,死掉那些亂哄哄的人也許是一個好的結果。”楊銳不動聲色的道,話語讓在坐的三人驚愕,“上次旱災我就說過,在危機中不能快速團結起來、人與人之間不能達成高度互信,反而爾虞我詐,這樣的人真沒有什麼好救的,畢竟就得了一次救不了兩次。”

“可……可人命無價啊。”陶守和支吾了一句,聲音非常輕。

“但奴隸有價錢。”他的聲音雖然輕,可楊銳還是聽見了,他的直接反擊讓客廳的氣氛瞬間變得尷尬。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陸眉居然出聲了,她笑盈盈的道:“華北西北既然缺水,為何不能開鑿灌溉運河呢?我記得以前我國和蘇俄簽訂彼得堡和約的時候,曾用海參崴和西伯利亞鐵路路權交換以貝加爾湖為水源地的灌溉運河。”

陸眉出聲的時候,之前不敢看她的陶守和和張坤不得不看了她一眼。雖然她說的很不專業,可是新的話題,免得大家的尷尬。

“先生,北水南調確實是一大好事。”不熟水利的張坤也開始插言道,他贊同報紙對公開後彼得堡和約的有關評論,路權換灌溉運河實為不世之功,尤其對連續乾旱的北方而言。

“貝爾加湖水面海拔只有四百多米,要把水抽過蒙古高原,要抬升一千多米,現在的技術條件是難以實現的;另一個方案是從色楞格河中游取水,這河的年徑流量只有兩百八十多億立方米,中游水量還不到三分之二。即使下游同意調走一半也不會超過一百億立方,對比工程投入。這實在不划算,不要說再造一條黃河。最少也要造一條海河吧。”楊銳沒想到陸眉會說話,倒也無所謂的把話題轉到了北水南調。在他看來,這應該似乎是下個世紀幹該乾的事情,現在能做的僅僅是積累資料、制定大致方案。

“華北的問題,還是隻能從三個方面想辦法,第一是種植耐旱作物,第二是建立坎兒井積蓄雨水系統,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