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結合當下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和威爾遜主義正在第一次交替,所以對美國的外交本質瞭解的更加清楚。“他們自以為自己是上帝選民,生來就被上帝保佑,所以對美洲大陸以外的事情不想去管。因為這會讓美國變得如舊大陸那樣骯髒。
但是國內的工業基本飽和,資本家需要新的市場和原料,所以從馬漢開始美國人就開始鼓吹海權,希望開拓巨大的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他們佔領了夏威夷,從西班牙手裡搶走菲律賓,他們當初還幫著我們修了安通梅鐵路,又實行金元外交,支援我們和日本打一戰,最後更以天使的名義去拯救古老歐洲。
可結果呢?在他們看來。是我們欺騙了他們,中日韓三國結盟在太平洋和他對抗就是欺騙的最好證據;這是亞洲,歐洲也是如此,出兵近兩百萬幫協約國打贏了戰爭。可英法在和會上都不買他的帳,威爾遜的國聯方案几成廢紙,最重要的是欠的錢還沒還。甚至不想還。
既然舊大陸都是壞人,那上帝的選民又何必要與這些骯脹的人為伍呢?還是關起門安安穩穩過日子吧。到這裡。可以說從馬漢開始的威爾遜主義徹底回潮,如果不再有什麼事情去驚動她、不再有什麼經濟壓力要轉移。她是再也不會出來了。”
楊銳的講話完畢,謝纘泰頻頻點頭後再道:“竟成,這可能嗎?我是說,美國一直縮在北美不出來,一直孤立主義下去。”
“很難。”楊銳深深喝了口酒,“但也不是沒有可能。美國的經濟現在是肥皂泡,股市投機瘋狂的不得了,最近一兩年這肥皂泡就要碎的,到那時候經濟硬著陸是很驚人的。他空有那麼大的產能,國內卻消費不足;靠他放貸勉強維繫繁榮的歐洲也消費不足,所以真挺不下去的資本家說不定就會慫恿政府開戰,一打仗那需求就上去了。
再就是歐洲,特別是德國,他的經濟完全依靠美國貸款,美國的如果肥皂泡破了,那他的經濟自然要完全崩盤。前幾年馬克貶值就預演了一場暴亂,真要經濟危機發生就更不得了了……”
楊銳說道這裡忽然猛然頓住,臉色開始有些發白,額頭的汗珠也禁不住的流下來,謝纘泰見他前一句還揮灑自如,現在卻汗珠連連,當即嚇了一跳,他抓住楊銳的手臂道;“竟成……,你這是……身子不舒服?”
“沒有!”楊銳擦了一把汗,他苦笑道:“忽然想到了一個哲理,那就是會發生的事情一般都會有一次預告。俄國布林什維克革命既是如此——1905年是預告,1917是正式上演;德國以後的局勢也如此,1923年是預告,1933年很可能是正式上演;再往前,歐洲大戰也是如此,1909的波斯尼亞危機是預告,1914年是正式上演……”
雖然楊銳說的有憑有據,但謝纘泰還是有些莫名,他追問道:“竟成想說什麼?”
“我不想說什麼,暫時也說不出什麼。”楊銳搖頭,他轉回之前的話題,道:“如果能在美國經濟危機前,或經濟危機中,把美國經濟崩潰的誘因歸罪於歐洲,包括欠錢不還、包括為了歐洲戰爭不得不擴建工廠,擴建之後又不能解僱工人,所以不得不鼓勵社會進行提交消費以保證工廠持續運作,讓工人有工資可以養家,然後,一夜之間經濟崩潰了,美國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重安,如果能在經濟危機時對美國人反覆灌輸這種思想,那肯定會加重他們的孤立主義情緒。”
“那歐洲真打起來怎麼辦?難道要我們出兵?”謝纘泰不得不同意楊銳的想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確實是好。可現實嗎?
“我們不必出兵,只要在關鍵的節點上力助英法強硬。德國如果找不到盟友。或者國社黨冒險失敗,被德國人趕下臺。那戰爭很可能會消弭。”楊銳思索著,他同時想到如果歐洲不開戰轉移美國注意力,那倒黴的就很可能是自己。
二戰後中美蘇三足鼎立是一種抗拒美國的辦法,但至始至終讓美國陷於孤立主義,使其不介入亞歐大陸事務更是一個辦法。前者,百年後蘇聯解體,依舊是中美對抗;後者,則繼續保持現在的國際局勢,不過排除美國對自己開戰的風險不說。自己又怎麼去幹涉歐洲事務、平息希特勒第二呢?
——雖然希特勒早就死亡,可納粹黨的骨幹人物都在,且神奇的是,連納粹旗和納粹禮都與歷史一成不變,難得冥冥中一切自有天定?
想到除了鼎立計劃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後面和謝纘泰的談話就不了了之了。此時放下筷子的楊銳步入只有自己能進的書房,而後看著牆壁上的世界地圖和無數便利貼發呆。他很記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