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3部分

我們這些有志之士應該攜起手來,打破這個巨大而黑暗的牢籠。”

“打破之後呢?”張君勵追問道。“施行你的美式民主?適之,當今世界,唯有國家社會主義是最最先進之政體,義大利墨索里尼行之,舉國稱善,英國和法國現在也是亦步亦趨。在歐洲,富人的特權得到抑制,人民的權益正在增加;所得稅率、特別是針對高收入人群的所得稅率正在提高,人民和工人的福利正在越來越好,便民的公共設施在大規模興建,社會越來越文明,這才是中華未來要走的路……”

“士林,其實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民主……”見雙方分歧嚴重,作為雙方牽線搭橋的丁文江出言相勸,但他這話卻不得張君勵的心思。見張君勵表情更加嚴肅,他連忙改口道:“……我們都是要這個國家越來越文明,百姓日子過的越來越好,我想這點我們大家都是同意的吧?”

“不!沒有這好那好的,大家目的都是為了上位,只要自己沒上位,那上面不管實行的是什麼都是不好。”打圓場的丁文江正想緩和關係,不想與張君勵同來的張東蓀一句話差點把他嗆死。“復興會確實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可這個國家以後走什麼道路,現在就要確定下來,不然我們現在宣稱的和以後實行的完全不同,那不是授人以柄嗎?

以理論觀之,國家社會主義和美式民主自由完全不通。既然不通,那我們該如何宣傳?是宣揚民主自由好。還是宣揚國家社會主義好?以後真的把復興會擠出了政臺,我們到底誰上臺啊?我知道貴派在政府內部頗有影響力。在君兄之前不就是土部礦業司的司長嗎?可現在不同了,正所謂‘一等貴族二等商,三等士紳四等官’,如今已不是再是官員的時代了;而任公雖然在野,可在士紳當中名望猶存,貴我兩派合作,這到底是誰幫誰啊?”

“士林,你們這是何意?”作為中間人,丁文江被張東蓀的發言震驚。不想兩兄弟打雁,雁還沒打下來兄弟倆就吵了起來。

“我們並無他意。”張東蓀既然把話說得這個程度,張君勵不得不表態,“只是兩派聯合我看就不必了。若在某些時候配合幫腔,那還是可以的。”

“這也是任公的意思?”胡適沒想到事情會是這個結果,微微有些失望。

“任公…現在一心教學,對政治不再有興趣。”作為弟子,張君勵完全知道恩師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但胡適等人都是外人。豈能將黨內的秘密告之。

“真的?”胡適笑。以他來看,至戊戌起,中國有一半事情是梁啟超搗騰起來的,只是可笑的是。一心想成為國師的梁啟超僅僅陪了末代帝王光緒數年,而後還是被拋棄。新朝開國後梁啟超不但未曾收斂,反而越鬧越兇。聯日復辟、護憲運動、雲南叛亂,那件事情他沒參合?現在居然說對政治不再有興趣。騙小孩嗎?

“當然是真的。”張君勵認真說道。“適之不也在燕京大學任教嗎,你問不問政治?”

“我雖在燕京大學任教。可學部和禮部那些腐朽之人卻越來越不能容我。”胡適道。“士林兄,對於我們這些明白民主自由真諦之人,困於黨派之見而不能團結一心,怕最後只能被這個逾來逾黑暗的社會所吞沒。請你轉告任公,胡適在等他!”

胡適說完張君勵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而後便起身告辭了,這讓拉人前來的丁文江很是尷尬,他本以為大家是能談成的。

“在君,不必懊惱,終有一天任公會想通的。”胡適不愧是好好先生,隨著國教的確立、宗族法的頒佈,國內保守封建力量大盛,他其實很希望能和梁啟超聯合,但卻不能。

“我看他永遠也不會想通。”丁文江無比失望的道。

“為什麼?他們以後想幹什麼?”胡適看著他,感覺他應該知道些什麼。

“據我猜測,任公很可能想轉回廣州。”丁文江道。說罷又覺得詞不達意,再道:“也不是回廣州,而是將注意力轉向各省。現在國有公司已經補償完了,稽疑院的席位也分完了。各省士紳對復興會即便有關係,那也僅僅是感謝而已,若是以後發生什麼衝突,說不定就會分裂幾個小黨出來,只要等達到三十票,那入稽疑院依舊是有望的。”

以當下重地方而虛中央的政治格局,不向中央向地方,確實是一個辦法。胡適點頭之際,丁文江再道:“再有可能就是軍事上任公也可能發力,他的學生蔣百里和蔡松坡一樣,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什麼!”聽丁文江提到了軍事,胡適無比驚訝,“他們想幹什麼?他們就不怕誅族嗎?”

伴隨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