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朽骨的形狀、粗細來分析,又不像人

骨。這就否定了會像一號兵馬俑坑那樣出土的朽骨多為後來者葬屍的可能。為解開

這埋藏地下的玄機奧秘,程學華決定將鑽探情況上報後進行試掘。

周圍5 米見方的土層很快被掘開。當深入地下2 米時,一個陶俑的頭蓋露了出

來,這就是程學華在鑽探時感知的陶俑。當發掘人員將坑全部試掘完後,呈現在鑽

探人員面前的是一幅和一號兵馬俑坑完全不相同的畫面。

一個高約70 厘米的陶俑呈跽坐式背西面東安詳地立著,臉部和手背分別塗有

粉紅色顏料,頭後部挽有細長的髮辮,衣袍呈淡綠色,兩眼平視前方,面帶慈容,

雙手平放在大腿上,似在觀看和等待著什麼。

在跽坐湧的面前,放置著陶罐、陶盆、陶燈等不同形狀的陶器,陶盆內有朽爛

得發黑的陳跡,隱約可辨出是穀子和穀草。在陶器的前方,則是一副碩大的骨架,

雖經兩千年掩埋,但考古人員一眼便看出這是一匹馬的筋骨。

事情已經清楚,這是一幅完整的圉人餵馬圖。考古人員發現,在馬骨的身下有

4 個不粗的小孔,馬腿置於孔中。前端有一小土坎,坎上挖有缺口,其大小剛好把

馬的脖子卡在缺口內,雖然沒有發現專門的葬馬附助設施,但從馬的骨骼作掙扎狀

和殘存於骨架上繩索的痕跡推斷,馬是被捆綁後抬到坑中活埋的。

隨後,程學華根據坑的位置和出土的器物推斷,類似的馬廄坑絕非僅此一處,

它一定像兵馬桶軍陣一樣成一個龐大的整體,從而構成秦始皇陵園整體陪葬佈局的

一個完整單位。

他開始率人在坑旁分南北兩路進行鑽探。一個月後,馬廄坑的位置和排列形式

全部探明,整個單位佈局為南北向三行排列,每行千餘米,以坑的密度推算,至少

有200 座陪葬坑。為確切證實鑽探後的結論,程學華又率隊試掘了36 座陪葬坑,

出土器物除跟第一座坑類似,還發現了陶盤、銅環、鐵斧、鐵鏟、鐵燈等不同的陪

葬品,並在陶盆、陶罐類意外地發現了一批陶文:

大廄4 鬥3 開

左廄容8 鬥

大廄中廄小廄

這些陶文的發現,為確定陪葬坑性質提供了確切文字依據。“大廄”、“中廄”、

“小廄”等文字,無疑秦代宮廷的廄名,從而進一步證實這批陪葬坑象徵的是秦始

皇宮廷的馬廄,或者說象徵著秦始皇生前宮廷養馬的場所。鐵叉、鐵鏟、鐵斧為養

馬的常用工具;陶盆、陶罐為養馬的器具;穀粒和穀草是馬吃的食物;陶燈和鐵燈,

則是夜間餵馬人的照明燈具。

馬廄坑的發現,為研究史料缺少記載的秦代養馬習俗和馬廄的編制機構,提供

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馬廄坑發現和試掘後,鑽探小分隊分成兩組,一組在陵園東側繼續擴大鑽探範

圍,一組赴陵西開闢“第二戰場”。

1977 年春,陵西鑽探組在內外城之間發現了和馬廄坑類似的陪葬坑31座。排

列形式亦是南北走向的3 行排列法,只是間隔比馬廄大些。為揭示陪葬坑的內容和

奧秘,鑽探隊對中間一行17 個坑進行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