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朕的皇位!他們都在矇蔽朕,都在向朕說謊話!”
“皇上,皇上!”
皇上突然一把抓住他的手道:“陳嘉,你也是皇貴妃送來的,朕能信任你嗎?”
陳嘉翻身拜倒在地:“皇上待奴才恩重如山,奴才肝腦塗地不足以為報,請皇上相信,奴才今生今世,只忠於皇上一人,永遠不會背叛皇上!”
陳嘉這番話說得字字泣血,分外真誠。
“好!好!你起來吧,朕不是信不過你。只是滿朝文武大臣,所說盡不可信,朕就像是一個聾子和瞎子!朕這個皇上,當的實在是累啊!”
“皇上,奴才願為皇上分憂,奴才願意作您的耳朵和眼睛,幫您探查大政小事,方言巷語!”
皇上聽了大為高興。這段時間經過他的考察,陳嘉對他忠心耿耿,雖然是皇貴妃送來的,卻與承乾宮沒有絲毫往來。當然,能取得皇上的信任,陳嘉本人也絕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皇上本來就對他十分信任了,加上陳嘉年紀雖小,能力卻很強,比之孟衝之流不可同日而語,皇上本來就想大用他。如今聽他主動請纓,大為高興。
“御馬監掌印太監年事已高,不堪大用。朕明天就給你一道聖旨,命你執掌御馬監,你便衣出宮探查,無論大事小情,不需經過司禮監,直接奏上來。”皇上顯然是對孟衝也產生了懷疑。這當然也全賴皇貴妃不間斷的枕邊風的效果,皇上只道孟衝與太子有所勾連。
陳嘉聽了皇上的話不由大喜過望。御馬監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實為內廷“樞府”。而且,御馬監還管理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為大楚的“內管家”!這個機構的權力之大,可想而知。
陳嘉這是一步登天了!他激動地跪在地上:“奴才,謝主隆恩!”
作者有話要說:親們新年
第145章 前朝鬥爭暗流洶湧
大楚正統八年七月;皇上任命陳嘉為御馬監掌印太監,便衣出宮查探京城風物。當日訊息傳到內閣;首輔楊培實心實憂之。自太宗朝成立內廷二十四監局,內廷得聖寵的太監們權力就十分巨大;某種意義上說;太監們代替行使了部分皇上分下來的權力;他們所掌握行使的,是皇權;
自從前朝以來;科舉制度漸漸完備,文官集團逐漸形成,對於皇帝的權力造成了極大的牽制,太宗皇帝成立內宮二十四監局;本意就是牽制文官集團的無奈之舉,好在自從太祖以來,三代未出現一個禍亂朝政的大太監。
這一方面是因為歷代皇帝尚算得英明,另一方面,外廷之中人才濟濟,內廷之中就算掌握了極大的權力,但是他們的政治權謀手段在內閣以及六部的老油子們眼中,還是太嫩,且內廷之中也是權謀紛爭不斷,並不是鐵板一塊。
楊培實歷經三朝,當然知道熙貴人的事情,他的政治嗅覺極其敏銳,所以他才會擔心皇上過於寵信陳嘉,導致宦官權勢大增,影響朝政,可在座的其餘幾位閣老不知內情,卻一頭霧水。要知道內廷大太監的任命不像六部九卿,完全操在皇帝一人手中,楊培實就算想反對也無從反對。
丁閣老忍不住問道:“元輔大人,皇上這道任命有什麼不妥嗎?”
楊培實搖了搖頭道:“我只是擔心這個陳嘉,少年得志,驟升高位,恐怕是禍非福啊!還是再看看,再看看吧!”
當日老太爺回到楊府,雨瀾來到松風書舍給老太爺讀摺子,卻發現老太爺對著一卷黃綾封面的聖旨沉吟不語,雨瀾偷偷看了一眼,也記住了陳嘉這個名字。
果然不出老太爺的預料,陳嘉年紀輕輕驟得上寵,幹勁兒十足,外出時穿布衣小帽,時乘驢或騾,往來京城內外,沒有人知道他竟是手握大權的御馬監掌印太監。一時間大政小事,方言巷語,探聽得清清楚楚,全都上報正統皇帝,皇上大悅!
皇上對他的喜愛與日俱增,對於東廠的效率卻日漸不滿意。遂有了將東廠交給陳嘉執掌的心思。孟衝聽到訊息大為震驚,陳嘉已經將他擠得快要見不到皇上的面兒了。他在內廷雖然是赫赫威名的司禮監掌印,天字第一號太監,可內廷和外廷不一樣,太監有沒有權勢,不只要看他的職位,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有沒有聖寵。要是陳嘉將東廠大印掌握手中,那孟衝哪裡還有立足之地。
孟衝只好求見太子幫忙,太子如今還被皇上關在家裡讀書。這一讀書就是三個來月,皇上不叫他出去,他就不敢出去。在毓慶宮中簡直暴躁得要瘋了。孟衝找上門去,將這個訊息一說,太子聽了半天,長嘆一聲道:“孤也是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