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上面頗有使用過的痕跡,“呀,這裡的秀線都磨平了!”帕子的一角處有了些微的磨損痕跡,這裡可是繡著她的名字呢。
蓉!
雨瀾珍而重之地將帕子收好:“王爺,這兩天我會把這塊帕子重新繡好,到時再拿給你用!”
葉邑辰本來是想拿過來叫她高興高興的,今天中午特意叫承影從書房裡把這塊帕子找了出來。“拿來給你看本來是博你一笑的,你是雙身子的人,怎麼能費神繡花呢?”
雨瀾道:“只是一個小角而已,一兩天的時間就繡好了,王爺您就別擔心了!再說不是還有錢媽媽她們看著我呢麼,不會有事的!”
雨瀾求了半天,葉邑辰這才勉強答應下來。
沒過幾日,馬大總管便來求見雨瀾,遞上一張紙來,上面列著五個後生的名字。有綢緞鋪子裡的大夥計,王府裡的小廝,田莊上的莊頭……後邊還羅列著親屬的情況,和家底情況。
馬大總管拍著胸脯保證,這五個人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個個都是家底殷實,又都努力肯幹,將來都能有個好前程的。
雨瀾直接叫錢媽媽拿了單子去問曉鳳自己的意思。
曉鳳到底忍住羞意,左右比較衡量了一番,選中了綢緞鋪子的一個小管事,名字叫張成,家裡是王府的家生子奴才,老子娘都在王府當差,老子在回事處,娘在大廚房,都是比較有油水的地方。
張大成則在王府的一處綢緞鋪子裡當差,為人機靈,會算賬,今年二十歲,和曉鳳同歲,已經做到了小管事。
雨瀾又讓錢媽媽將那個張成叫到了內院,錢媽媽問話,曉鳳則隔著屏風偷偷瞧了張大成一眼,見張成俊眉修眼,長得斯斯文文的,當心心裡更是願意。
雨瀾見曉鳳同意了,就叫人知會張成家裡,叫張家來人提親。張成的父母聽說了,直覺得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王妃身邊的大丫鬟那是何等的體面,能夠攀上這門親事,他們在王府裡行走,哪個還敢不給面子。歡天喜地的去提親去了。
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下來。
曉鳳再來給雨瀾磕頭便是真心實意的,她也看出來,拋開三百兩銀子不說,王妃給她找的人家,並不是敷衍她,而是真心實意想要她過好日子的。
曉鳳的親事定下了,雖然是個丫鬟也不可能這麼快就發嫁,總要找個合適的日子,這是女人一輩子的大事,雨瀾自然不會這點準備的時間都不給她。也不給她差事了,只教她回自己的房間裡繡嫁妝,待一切準備妥當在風風光光的出嫁。
為了了結這件事,葉邑辰專程去了一趟楊府,將這件事和大太太說了。曉鶯只說是亂闖外書房,衝撞了自己,叫自己發落到莊子上去了。至於曉鳳,則說是他見雨瀾身邊的幾個大丫頭年紀大了,這才提醒她將曉鳳配出去,且這件事也是曉鳳自己願意的。
大太太每回見了他,就跟見了天敵似的。他把什麼事兒都攬到了自己身上,大太太心裡再不高興,也不敢對王爺發作,只說曉鶯不懂規矩,王爺發落得對。又說曉鳳既然給了雨瀾,婚嫁自然一切由她做主。還親自取了一對翡翠手鐲,給曉鳳添妝。
葉邑辰辦完這件事就告辭離開了楊府,到了正院還給雨瀾帶回來一個訊息:“老太爺要回來了!這次一同回來的還有三老爺一家子!”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琴舞飛揚妹紙的地雷,麼麼噠~
第243章 詛咒
“真的?”雨瀾大喜過望;老太爺辭官之後遁去了山東;說是遊山玩水;實際上不如說是為了避開京中的政治漩渦。他若是呆在京師;就算從首輔的位子上退了下來;也逃不開朝中的傾軋,皇上又不許他回鄉,他便只好使出這一招來。
他的兒子雖然都在朝中做官;但是沒有一個在要害位子上的;慢慢的也就能把楊家摘出來了。
不過老人家畢竟是年紀大了;一路風餐露宿;漂泊天涯著實令人擔憂,雖然時時都有書信寄回來,雨瀾還是跟著擔心。所以聽見祖父要回來了;她當然十分高興。
大概是大老爺在京裡鬧騰得太厲害了,老太爺丟不開手,也得回來管一管大兒子。
至於楊家四老爺,本身就是庶子,科舉之路走得不算平順,雖然中了舉人,進士卻是屢試不第。最終老太爺給他捐了官,他從七品縣令做起,這麼多年資歷熬下來,也終於成了正五品的青州府知府。
老太爺到了山東,四老爺又在山東做官,將父親接到家裡過年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
這次老太爺回京,正好四老爺三年外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