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也不是什麼大事。
定親王人品貴重,歷練有成,自不用說,且又是當今聖上的長子,生母正三品昭儀黃氏。自去年敕封一等親王爵位以來,辦成了不少大小差事,著永熹帝大為欣賞,論起與中宮太子平分秋色難說,但也是差不離的。
唯有一點不好的,便是偏好一個“色”字——甭管是嬌嬌柔柔的揚州瘦馬,還是細皮嫩肉的小青倌兒,只要是入了定親王的眼,都要將其拿下。
自然了,若要在京城中,定親王還不敢這麼囂張,但在別的地方,可就沒這麼好說話了。
總而言之,就是“先禮後兵”四個字,既是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定親王也不與人家客氣,倘若老老實實奉上美人的,沒準定親王心情好了,還能許人家些許好處。
大多數人家還是會乖乖奉上的,更別說還有不少人家上趕著給定親王送人。畢竟定親王喜好的,本就是要來伺候人的奴才。這些個奴才能伺候定親王,指不定是福是禍。
可定親王這回兒看上眼的,卻是黎州一富商——餘員外家的小官人。
這餘家的小官人乃是庶出,又打孃胎裡帶著病氣,是個藥罐子,大夫也說了,活不過二十。這些年將養至十六,養得是細皮嫩肉、出塵脫俗,似個女娃,十分好看。約莫是大限將至,眉眼間總有一抹淡淡的憂愁,引人憐惜。
餘家人也知道,小官人活不長久,又是個不受寵的庶出,故而從不盡心伺候,是去是留,也不曾注意。
誰料到,一日偶然出門賞花的小官人竟讓路過黎州的定親王給瞧進眼裡。
商人重利,原本餘家老爺和餘家的大官人是打定了主意要攀上定親王這枝高枝的——這庶子病歪歪地也活不了幾年,既然養在家中也是死,養在定親王府上也是死,索性便送給定親王玩弄,還能得定親王幾分好處。
天有不測風雲,那餘家大官人出門騎馬遊樂,竟叫馬給傷了,一頭撞在大石塊上,抬回來的時候,人都冰涼了。
餘家沒有嫡子承嗣,偌大的家產便要落到庶子的頭上。嫡室夫人自然不幹,軟纏硬磨非要把餘家小官人送人。妾室姨娘也是機靈,知道自己翻身的時機到了,一哭二鬧三上吊,死活不讓人把自個兒的兒子抬走。
☆、023(1)歿
更巧的是,餘家嫡室夫人的孃親姓唐——雖是個庶出,又出了五服,但到底還算得上是唐氏一族的族人,與當今庶一品淑妃唐氏有著那麼一丁點兒親戚關係。
唐淑妃剛得了一子,氣焰正漲。可唐淑妃心底裡也清楚,十皇子還小,根本比不過兩位成年兄長,但倘若能和定親王一條心,情況又有所不同。
東宮太子不過二十出頭,卻生得高大威猛,乃是個尚武的莽漢。只因他有勇無謀,常常口出無狀,雖有嫡子之名、太子之實,然無治國之能、理事之道,故永熹帝素來不喜。可畢竟,東宮太子的背後,有蕭氏一族、有皇后、有大昭王朝三分其一的兵權。
定親王雖人品貴重,有當擔大任之能、親善親賢之德,但定親王的背後卻什麼都沒有,縱是朝中清流,也顧念嫡庶觀念而對定親王並不十分青睞,連其母昭儀黃氏,也不是個得寵的主兒——要不然,這些年也不會一直待在昭儀的位分上一動不動了。
前朝、後宮,向來是牽扯在一起的。
二爺今個兒攜妻帶子拜訪三爺府上,一則兄弟倆久日不見敘敘舊,二則就為了把餘家小官人一事探聽個清楚——這事兒雖與汝國公府沒有什麼干係,可自家三弟卻是在黎州為官,一個不慎,教唐淑妃和定親王聯手遷怒,可不值當。
二爺告知二夫人一聲,也是給二夫人一個提醒,過幾日就是十皇子百日宴,憑得唐淑妃的性子,非得大辦一場不可。十皇子的百日宴,二夫人沒有資格入席,公夫人卻是有的,便可藉由二夫人之口告誡公夫人多幾分小心警惕。
公夫人得了訊息,心中自有計較。只不過面上卻是不顯,教人看不出底細。
這日,瑞瑩嫣照舊老老實實地跟著公夫人後頭,看著公夫人有條不紊地發腰牌、簽名冊、敲打管家婆子、責問丫鬟僕婦……忙忙碌碌一通,等得人散了,瑞瑩嫣便要上前攙著公夫人進屋,伺候公夫人淨手淨臉。
又有丫鬟鳶茱取來文房四寶,伺候瑞瑩嫣謄抄賬冊。公夫人則在一旁看著,瑞瑩嫣謄抄一點,便叫她複述如何操作安排,說不出來的,再由公夫人指引。
只是今日瑞瑩嫣心裡藏著事,一直惦念著方才二夫人說的話,難免有些走神。
公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