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禮數,但看外孫待她親厚,心裡也是高興的,到底鬆了口:“等用過飯,你和你媳婦梳洗一下,去去煙塵味。再趕回去也行。”
“好,孫兒都聽祖母的。”容謙笑嘻嘻地說。
一旁的周大郎麵皮抖了抖,倒不是因為表弟討了老太太歡心,反倒把他冷落到一邊。而是對這個人高馬大的表弟,還能做出撒嬌賣乖的行徑,感到一陣彆扭。
周老太太房裡的大丫頭素來機靈,當下便問:“老太太,飯食是擺在您屋裡,還是去廳裡?今天表少爺帶著新媳婦回來了,是不是要認認親戚?”
“那就擺在廳裡。讓大夥一塊吃頓便飯。”周老太太眯了眯眼睛。她身材圓胖,嘴角微微翹起,看起來很是富態和藹,“說到新媳婦,怎麼沒看見人?還不快到我跟前讓我看看。”
林菀剛才一直沒插上話,這時見問到她了,連忙上前見禮,不想周老太太看見她,眉頭就是一皺:“樣子倒是端莊,只是怎生得這麼瘦?”一見就是不好生養的模樣。
周老太太輩分高。她兒孫滿堂,也無需看誰臉色,越老性子越發天真起來,不喜歡誰也不做一點掩飾。
容謙趕緊解釋道:“阿菀這幾天坐馬車受了累,這才廋了些。”
“既然身子不好,就好好養著。”周老太太還是不滿意。但想到外孫,她還是給了林菀個笑臉,又側首吩咐大丫頭,把她私房裡的燕窩人參拿來,說是給林菀進補。
雖然知曉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你,但是被丈夫和婆婆推崇的外祖母不喜,林菀心裡還是難免失落。
周家人口眾多,族居一處,但因為林菀畢竟是容家的媳婦,並不是周家的,所以也無需個個去認親。到用飯的時候,只是周老太太這一房人過來了。
就是這一房人,也令林菀咋舌,周大郎這一輩,序齒一直排到十三,還有兩個幼兒因為未滿週歲,所以沒有算上去。更別說幾個女兒家了。雖然以前聽容謙模糊地說過家裡的親戚,但親眼看見,才發現容謙說得還是少了。她不由冒冷汗地想到,幸虧婆婆準備的禮品儘夠,不然見面禮拿不齊全,徒惹笑談。
容謙悄悄地和林菀說,外祖母生有四子二女,幼子身子弱沒留住,其他幾個都健健康康地拉扯大了。其中行三的舅舅,文不成武不就,別的本事沒有,就是能生。他這些表兄弟,大多是出自這個三舅舅。
林菀有些奇怪,周家家族枝繁葉茂,雖說是商家,但能把生意做到這個地步,在隆縣的地位也不該低,不然容夫人也不能有底氣過成現在這樣。
婚姻乃兩家結秦晉之好,即使門第有高低,也不會相去太遠。為何會促成容謙父母的婚事?
畢竟容老爺這個年紀還只是做到平川鎮的八品縣丞,料想不能給周家什麼助益才是。
要是當時,婆母能嫁個情投意合的夫君,二郎也不會……沒有父親疼愛。
“在想什麼?”
“沒……沒什麼。”林菀低聲答道。她哪好意思把腦中胡思亂想的小念頭付諸於口。
容謙只當她是為了今天周老太太的態度傷神,“阿菀,等你養好了身體,再去給外祖母她老人家請安,她一定會喜歡你的。倒是等會回了容宅,見了祖母,你要小心些。”
聞言,林菀心頭一驚。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昨天就寫好了,但是各種不滿意,重修了一遍。o(╯□╰)o大夥將就看吧。
☆、容宅
用過夕食,又陪著周老太太說了會話,容謙夫妻倆才坐了馬車回容宅。
同行的除了周家相送的馬車伕,只有柱子和夏荷。大多禮品在周家已經散了出去,這次車上的東西少了很多。
隆縣的街道很寬,但來往行人也頗多,並沒有因為天快黑了,而有所減少。喧囂聲雜,避及行人,馬車行得很穩很慢,林菀覺得自從上了車,已過了許久,但還是沒到目的地。
天邊雲霞漸收,積了一天的熱氣在晚風的照拂下,不知不覺消減下去。容謙已經昏昏欲睡,趕路多日,他也委實累了。林菀心裡擔著事,馬上要見到容家祖母,這個被婆婆稱為脾性怪異的長輩,又不知是個什麼光景。
容宅與周家的距離比林菀想象中更遠,幾乎繞過大半個隆縣,才總算是到了地方。這時,已經是暮靄沉沉了。
暮色下的容宅只能隱隱看清個模糊的輪廓,走近才發現,大門前的兩個燈籠上的紅跡已經褪落,灰撲撲的,像是許久不曾點過了。
柱子走上臺階,前去叩門,半響毫無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