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刀、鑿、錐、魚鉤、兵器(戈、戚、鏃),還有爵、角、鼎等容器,銅鈴等禮樂器。
這些豐富多樣的青銅器物的發現,標誌了文明的真正開始。
玉器數百件。
生產工具有玉斧、玉鏟、玉城。
裝飾品有管、珠、錫形器、綠松石飾、嵌綠松石獸面紋鋼飾牌。
禮儀器有戈、鈾、圭、刀、牙灣、柄形飾等。
許多古代文獻反映,夏朝是一個崇尚玉文明的國度,‘玉崇拜’,‘有玉才能顯示神靈’,‘玉在當時即是號召的旗幟,又是統馭所部的法度。
此話不假。
陳銳在夏城廢墟中發現的數百件玉器有力地證明了這點。
除了陶器、青銅器、玉器外。
在夏城遺址中還發現一些石器,馬車等。
在這些發現的器物當中。
有三件稱之為國之重器也不為過。
二件青銅器,一件玉器。
二件青銅器分別為青銅盤,青銅劍。
青銅盤,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雷紋填地,圈足有折邊。
內底鑄有銘文24行,517字。
陳銳參照象形文、甲骨文、周篆逐字解讀。
解出了113字。
銘文大概描述的意思陳銳看懂了。
這是一段頌揚的銘文。
銘文頌揚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九代夏後的功績。
在銘文裡提到了禹的功績,‘治理洪水,安定天下’,‘征伐三苗’,‘制訂曆法,指導農業生產’,‘把全國分為九州’。
值得陳銳注意的是,在銘文歌頌禹的功績中,提到大禹將各方諸候進獻的金,鑄造成九個大鼎,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異獸。
也就是說禹鑄九鼎並不是神話傳說,而是確有其事。
。。。
第一百二十五 啟劍和夏后氏之璜
青銅盤上的銘文描述了從禹到芒九代夏後完整的譜系。
對夏代年代研究,斷代,建立夏代諸後年表有非常大的史料價值。
青銅盤鑄於夏後洩在位時,是一位在夏朝做太史令叫伊祁的人鑄造的。
陳銳將這個青銅盤命名為‘伊祁盤’。
將‘伊祁盤’放進孕海珠空間。
陳銳拿起青銅劍仔細研究。
青銅劍,銅鑄。
陳銳用捲尺量了青銅劍的長度,長132。4厘米。
青銅劍上沾滿了泥土。
陳銳用水清洗掉劍上的泥土。
令陳銳詫異的是,青銅劍在地下埋藏了數千年,毫無鏽蝕,仍然光彩奪目,寒光四射。
青銅劍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綠松石、七彩珠、九華玉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線纏縛,劍首呈菱形,並鑲以金、銅鏤花飾件。
青銅劍刃薄鋒利,寒光閃閃。
陳銳簡單地用紙測試了一下青銅劍的鋒利度。
30餘層紙一劃而破。
非常鋒利。
陳銳在劍身上靠近劍柄的地方上發現二行銘文,有八個字。
銘曰:稟承天命天下鹹朝。
為了搞清楚青銅劍的來歷。
陳銳從孕海珠空間拿出一臺膝上型電腦。
開啟膝上型電腦。
在百、度搜尋條上輸入夏代,青銅劍,銘文幾個關鍵字。
查尋了一下關於夏代鑄造的青銅劍一些資料資訊。
很快,陳銳查到了一些資料。
有文字記載的,在夏代鑄造的劍有四把。
夏禹劍:《名劍錄》中記載:“夏禹鑄一劍,藏會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文為日月星辰,背記山川。”
啟劍,夏禹子帝啟,在位十年,以庚戌八年,鑄一銅劍,長三尺九寸。
太康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啟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歲在三月辛卯春,鑄一銅劍,上有八方面,長三尺三寸頭,頭方。
還有一把叫夾劍,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歲次甲辰,採牛首山鐵,鑄一劍,銘曰夾,古文篆書,長四尺一寸。
其中夾劍是一把鐵劍。
眾所周知,鐵容易氧化、生鏽,這把鐵劍經過幾千年的氧化、鏽蝕,早就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