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道了別,楊釗便帶著李白向著雕版的房間走去。
在李白到來之前,楊釗就開始思考怎麼樣來面對他,誰都知道李白是個刺兒頭,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會寫詩,但不會做人。滿腔的心思都一一表現在自己臉上。這些楊釗都能容忍,有才華,脾氣古怪點很正常。但是楊釗有點怕李白發酒瘋,喝點酒,李白就飄了,渾然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詩書上記載他跟高力士放對,原因僅僅是他看不慣人家而已。讓人又是磨墨。又是脫靴。結果人家高力士沒有介意,他卻倒黴了。好不容易混到的翰林待詔也丟了。
楊釗覺得自己很有必要給李白打點預防針:“老白,國子監本就有引導天下清流輿論,教化天下學子的功用。唐風月刊一出,等於我大唐多了千萬御史,老白你是我楊釗親自請來的正七品國子監編輯司編撰,可謂責任重大,千萬莫要有疏忽。”
李白鬱悶了,楊釗這是什麼意思?
“楊大人何出此言?”李白皺著眉頭道:“我李白似乎當不起楊大人如此說吧?”
“老白先不要急。朝廷就是一個大染缸,世上最黑的就是政治。爭權奪利互相傾軋之事,比比皆是,你的脾氣我清楚。對了,老白你不是最佩服謝安嗎?”楊釗笑眯眯的引導:“那老白你可知道謝安當年同權臣周旋之時,如何做的?佩服一個人。總不能只佩服他功成身退,清高自傲這一部分吧?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
聽到楊釗語重心長的話語,李白有些哭笑不得,竟然被一個年齡比自己小很多的人給訓了。而且被訓的還不了口。偏偏楊釗說的還是對的,他不得不鬱悶。
思索了半響,李白看在當年蒲津關的情誼,選擇了低頭:“楊大人此言甚是,卑職會謹記於心……”
“老白,我楊子午是將你當成兄弟才這麼說的,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看著楊釗的笑容,李白發現他錯了,他以為楊釗還是在蒲津關的那個能跟他動手,跟他一起喝酒,言笑漫漫的青年才子,還是那個沒有心機,溫文爾雅的學子。
但是在這個時候,他才知道,楊釗已經是三品大員,是一個在朝廷中摸爬滾打心機老道的大官了。
這種變化讓他很驚訝,也讓他很傷心,那時他認為楊釗不如他,可是士別三日,似乎一切都變了。他發現他看不懂楊釗,也看不出楊釗的心思……
第216章:國子監
第216章:國子監
明明楊釗沒有一點架子。可是所到之處,卻沒有一個人敢不尊敬他,他年齡幼小,以長輩禮節對待那些詩人的時候,李白從哪些詩人的眼裡看到的都是敬畏。
一年不見,楊釗帶給了他太多的陌生,讓他有一些無所適從……不過對於未來的日子到底能走到哪一步,李白倒是多了一些期待……
“老白,你過來看,這裡便是製作雕版的房間。”
兩人進去以後,楊釗笑道:“唐風在確定刊登一些文章之後,會有選擇的配上部分插圖。這裡便是將吳道子先生的大作,雕刻在印版上的地方。”
房間裡的工匠們並沒有停下手中的活計,依舊任憑手中的刻刀上下翻飛,一幅幅圖案,隨著匠師們嫻熟的刻畫,而緩慢出現在上等的棗木之上。
“然後透過二次印刷,疊加到文章空白的地方。這樣便能產生文字配圖的效果。”說著楊釗轉過頭來,看著李白不以為然的表情的道:“是不是感覺多此一舉?”
李白確實覺得有多次一舉,自古畫是畫,文章是文章。四書五經皆沒有插畫,楊釗這樣變天下之未有,大大小小也算是一個問題。
李白在來國子監之前就知道,這個所謂的月刊已經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皇帝在朝會上宣佈這件事的時候,訊息便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天下。
所有人都好奇楊釗到底折騰出了什麼東西,能勞煩皇帝題名,內閣的幾位大人一同支援,於是在有心人的詳細挖掘之下,唐風月刊便震撼了所有人。
吳道子,李白,賀知章,孟浩然,張翰,這些人哪一個出來,那都是引起轟動的一方才子,卻偏偏被楊釗一封信,給全部請了回去。這麼多名人名家,人們不好奇,還有天理嗎?
於是唐風月刊,就像蒙著面紗的少女,所有人都知道她很漂亮,可是漂亮到什麼程度,就是看不到,這不是撩人嗎?其實楊釗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不能把月刊的聲勢搞到最大,如何能顯擺出他楊釗有能耐?
“子午,文章中配著畫作。古來少有,只有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