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掌權,給了她們許多的好處,各自宮中的用度都是比照太后來辦的,各宮的宮人也都有超額配備,太妃離宮後,也就帶走四名宮人,剩下的宮人就要一一遣散處置,節省宮中的用度。
錢若水挨個宮處置過去,輪到素馨宮時,龐大的宮人內侍隊伍,委實叫人無奈。
她下了旨意削減宮人,按著入宮的時間裁減,首先裁掉的便是素馨宮的掌事嬤嬤柳氏。柳氏是太皇太后的家生子,跟了她一輩子,收了一個養子死在戰場上,又養大一個高敏,誰知高敏心比天高,離宮的時候還揚言會再回來,孰不知她這一出宮,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再回來,想效法武皇帝勾引當今,可惜平安太小,連她是醜是俊都分辯不了,更不用說男女之事。可就算是高敏在宮裡,也不可能對柳氏盡孝,她向來都是逢高踩低,十分忌諱自己的出身,攀了柳家這根高枝,又怎麼會給柳氏好臉。
錢若水在宮外接了一所宅子,買了五名奴僕,命人把柳氏帶出宮去,臨了還給了她一千兩銀子養老,以後每月的月例不會少了她。柳氏千恩萬謝,沒有因太皇太后亂政受到牽連,已是慶幸,更何況錢若水給她的錢銀頗豐,她更沒有拒絕的道理。
可柳氏這一走,太皇太后便不樂意了,整天在素馨宮砸東西,大呼小叫,說的十分難聽。不到一個時辰,已經有人把太皇太后的話一五一十地告知錢若水。
杜恪辰不敢動他的母親,可錢若水敢。他有顧忌,她卻沒有。
有些人生來好命,比如說太皇太后,雖說有幾處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女人能像她這樣的能有幾個。
錢若水帶著人浩浩蕩蕩地進了素馨宮,“把宮裡值錢的東西都搬走。”。
。。。
☆、第344章: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抬手就想給她一巴掌,被錢若水輕鬆地避開,不離身的匕首握在手上把玩,小小的一隻,但刀鋒的寒光不用低頭便能看見。太皇太后下意識地退了一步,“你敢對哀家無禮”
錢若水淡淡地道:“不敢,本宮只是來搬東西的。這宮裡的東西,既然太皇太后不需要,那就儘快搬走,不要礙著您的眼。”
“哀家宮裡的東西,哀家願意摔就摔。”太皇太后依舊是趾高氣昂,面無愧色。
宮人們不敢上前,錢若水並不催促,而是走到太皇太后身前,繞著她走了一圈,從上到下地打量她。這番舉動雖有大不敬之嫌,但太皇太后的作為,已不值得她心存敬意。
“太皇太后可知道,你宮裡這些東西還不夠買幽州的一個城鎮,可你十四城說割就割,你還有何顏面錦衣玉食”錢若水掐死她的心都有,“現下你的兒子,正欲御駕親征,奪回被你大筆一揮,隨意送人的十四城。你不疼他,那是你的事。他沙場征戰十數載,你不聞不問也就算了,你竟然把他用命換回來的城池拱手相讓。十四城對你而言,不過是一個數字,是堪輿圖上微不足道的一小塊土地,可於他而言卻是數年征戰,命垂一線,才奪回的方寸之地。你還能在素馨宮耀武揚威,只因你有一個好兒子,他不能犯下弒母的罪名,讓您受萬世罵名,他甚至不以太皇太后亂政之罪責處置與你一系的世家朝臣。這就是你一直要致他於死地的兒子,他寧願自己揹負罵名,也不願意讓你遺臭萬年。”
太皇太后嗤之以鼻,“要不是因為他,哀家早就權傾朝野,指點江山,區區十四城對大魏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況且他連年征戰,虛耗國力,為何不與蠻夷和睦相處十四城換來天下安寧,何樂而不為如他這樣一介武夫,只會以蠻力和戰爭達到目的,是最愚蠢的人。”
“蠻夷狼子野心,又豈是區區十四城能滿足的”錢若水氣憤難平,這世間怎會有如此無知之人,想當然地以為所有的事情都盡在她的掌控,她所作的決定都是正確的選擇,旁人都是她前進道路上的拌腳石。
“那是他不曉得恩威並重。”
錢若水無意再與她作口舌之爭,揮手命令宮人們,“搬,搬空這裡。”
太皇太后大喝:“誰敢把東西放回原處,哀家賞她黃金百兩。”
錢若水冷笑:“太皇太后您如今比這些宮人還不如,您現在是身無分文,還想打賞宮人”
“哀家”
“沒有本宮的同意,您支不走宮中一兩銀子。”錢若水不得不告訴她這個殘酷的現實,“而且柳家也被上皇監視著,您想從柳家拿,也是不可能的。對了,我忘了說,柳家的狀況也不是很好,雖有田地莊子,但產業並不豐厚,柳家的子孫這些年也沒見幾個出眾的,盡出了些敗家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