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你快下去吧。”許俏君拉好蓋頭道。
顧晞知從馬車上下來,讓春詩和夏詞上馬車服侍許俏君。除了轎伕抬著花轎回了泉陵城,其他人都上了馬車,沿著官道,往鶴州方向去。
日落時分,隊伍抵達了下一個城鎮,顧晞知早已派人過來打點,馬車直接進了客棧,顧晞知從馬車上把許俏君抱了下來,送進客房裡,立刻幫她取下了頂了一天的蓋頭。
顧晞知看著面目全非的許俏君,笑道:“還好天氣不太熱。”
“秋歌,趕緊打水來給我洗臉。”許俏君糊了一臉的粉,難受地要命。
秋歌應聲而去。
王小花、趙玲玲和劉秀雲她們走進來了。
顧晞知和她們打了聲招呼,就出去,他雖然很想留下來陪許俏君,但是當著孃家人的面,他不能太肆無忌憚。
王小花三個在房裡陪了許俏君一會,顧二太太的婢女就來請她們過去吃飯。許俏君的晚飯,只能在房裡吃。
第二天,許俏君就不用上大妝,也不用穿著厚厚的嫁衣,簡單地擦了點粉,描了眉畫了唇,穿一件大紅的衣裳,頂上蓋頭,讓顧晞知抱上馬車。
一行人日出而行,日落而歇。
------題外話------
很快就要開始在婆家的生活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拜堂成親
馬車一路急行,顛簸了一個多月,終於在六月初六這天傍晚,到鶴州附近的丹霞山,離鶴州還有半天的路程。在丹霞山腳下有顧晞知名下的一座別院,別院名字宜磬。
許俏君不知道這別院以及附近的景色如何,她頂著蓋頭,被顧晞知抱進了房,做為還沒拜堂成親的新嫁娘,她必須得遵守這些習俗禮儀,吃喝拉撒睡,都得在這間房裡,不能出門,除了孃家的送親客,其他人都不能見。
顧晞知這一個多月,也就是抱她上車下車,說了一兩句話,多相處的機會都沒有。
兩人各有各的難受,都盼著六月初九,趕緊的把事辦完了,爽爽利利的過日子。
初七初八,平平靜靜的過去了,到了六月初九,卯時初刻,許俏君就被春詩喚醒,洗漱沐浴更衣。
秋歌提著食盒進來了,“姑娘,吃點東西吧。”
“是什麼?”許俏君問道。
“百合甜粥。”秋歌道。
許俏君吃完那一小碗百合甜粥,漱了口,顧晞知安排好的全福婆婆隨王小花她們一起進來,為她綰髮上妝。
辰時初,門外傳來了鞭炮和樂聲,顧晞知帶著花轎,到了門口,朗聲道:“今日蓮花開並蒂。”
“今日蘭帶結同心。”許俏君應道。
“月下**美景。”
“花前佳偶良緣。”
對了兩句吉祥話,顧晞知長身一揖,笑道:“請娘子上花轎。”
“謝郎君親相迎。”許俏君屈膝還禮,然後在喜媒婆和春詩攙扶下,坐上了花轎。
顧晞知翻身上了馬。
“新婦起轎。”喜媒婆唱喏道。
從丹霞山到鶴州顧家大宅的路不近,坐馬車還需要半天,這坐轎靠的是人力,兩條腿肯定比不過四條腳,顧晞知又怕走得太快,顛得許俏君難受,這行進的速度就更慢了。
半天的路,足足走了近一天的時間,酉時初,花轎穩穩地落在了到了顧家大宅外,鞭炮齊鳴,喜樂合奏,顧晞知依習俗上前踹了三下轎門。
“請新婦下轎。”喜媒婆掀起了轎簾,春詩和全福婆婆一起攙扶許俏君下轎。
許俏君的腳一踩著紅氈上,全福婆婆順勢把結著同心結的紅綢塞進她的手中,顧晞知握著了紅綢的另一頭,領著許俏君往大門。
“新娘子,跨火盆!”喜媒婆道。
許俏君從燃著小火的銅盆前跨了過去。
“跨過火盆,日子紅紅火火。”
“新娘子,跨馬鞍!”喜媒婆道。
圍觀的人群裡嘰嘰喳喳地在說著什麼,因喜樂聲的干擾,許俏君聽不清,習武的顧晞知耳力過人,字字聽得清楚。
“不是說顧小六有隱疾,才拖到這麼大年紀也不娶妻的,怎麼突然就娶妻了?”
“你這還不懂,娶妻是為了遮人耳目啊,要不然,怎麼會娶一個遠地方的鄉下丫頭。”
“這鄉下丫頭的腰肢纖細如柳,不知道模樣長得怎麼樣?”
“再長得美,也比不過顧小六啊。”那些人發出一陣猥瑣的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