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沒問題了,再去城裡花些錢馬上五畝地的種來。
荷包裡的紅豆悉數被撒播在了田裡,梁玉琢站在田邊抖了抖荷包,見最後一顆紅豆也從裡頭滾出來,這才無奈地把荷包收回懷裡,絲毫不知俞二郎的視線一直追著她手裡的荷包。
俞二郎張了張嘴,正打算問梁玉琢剩下幾畝地還有什麼打算,他一併幫著種了,就聽見不遠處有人吆喝了一聲,緊接著車軲轆的聲音也慢慢傳了過來。
梁玉琢抬頭去瞧,一輛牛車被人驅趕了過來,車上載著幾個袋子,看著有些沉。趕車的漢子有些眼熟,正是梁連氏鬧事那天,站在人群前頭髮笑的那人。
她還看得清楚,梁玉葵之所以會還沒到跟前就撲了一跤,順帶把梁連氏撲到,全是因了這人漫不經心伸出的一腳。
待這人到了跟前停下,梁玉琢有些不解:“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那漢子跳下牛車,一胳膊就扛起了一袋子往梁玉琢面前放下,幾下解開袋口,露出裡頭紅彤彤的小豆來。
“書上說,種小豆,一畝地得用八升種。指……管事怕你年紀小,進城買小豆遭人矇騙,就差人幫你買回足量的小豆種來。你看著種下,回頭成了再給鍾府還上就行。”
漢子說著,把另一袋也給搬了下來:“這是另一種稻種。管事說,五畝地全種小豆多了些,可以先種一部分,其餘的依舊種稻子。香稻就先別種了,換這種試試,就當是給附近的村民們做個試驗。”
像是忘了鍾贛說了那些話,漢子停下來想了想:“這香稻也就聞著香,吃起來沒什麼滋味。大夥兒種慣了,可能一時間改種別的心裡擔心產量,你就當做個示範吧。”
他說著,順帶著就要幫梁玉琢把稻種往家裡送。
梁玉琢趕緊道謝,順帶問了聲漢子的名字。
那漢子抬手摸了摸後腦勺,哈哈大笑:“我姓牛,牛得勝。不過在咱們指……在咱們府裡,我排行第三,平日裡兄弟幾個都喊我老三,姑娘若是看得起我,也這麼喊我就成。”
☆、第十八章
紅豆這東西,要比田裡的那些稻子、麥子一類的好伺弄。
下川村種了那麼多年的地,還從來沒哪戶人家在自家地裡種小豆的。梁玉琢是頭一戶。
薛良得知的時候,還想讓媳婦去找琢丫頭說說,可別由著性子浪費了幾塊好地。只是薛高氏還沒來得及應下出門,一天到晚在村裡晃盪的薛荀找了過來。
“琢丫頭家裡的那五畝地,不是梁家自己的麼?”見薛良點頭,薛荀打了個哈欠,“既然是人家自己的地,要往裡頭種些什麼,就不是村裡好管的了。哪怕明日她往地裡種個搖錢樹出來,那也是人家自己的東西。”
薛良顯然知道這個理,可他本就不是因為這個才生出擔心:“琢丫頭家裡的情景,你也是知道的。梁秦氏是個婦道人家,沒什麼主意,將家裡的這五畝地都交給了閨女打理也是自然的,可琢丫頭才多大?這麼點大的孩子,突然想著要種什麼小豆,怕是閒時聽人說了什麼,就由著性子胡來了。”
薛高氏顯然也是這個意思。
薛荀瞧著兄嫂二人臉上的神情不似作偽,咳嗽兩聲,壓低了聲音:“那小豆種,你們知道誰給的嗎?”
薛良搖頭。
他只聽說梁玉琢不知從哪裡找來了小豆種,還給家裡的地種上了,至於豆種哪兒來的,他卻沒仔細問。想來是讓人進城給買的,不然又能從哪兒得來?
平和縣這一代幾乎沒什麼人種小豆,大多是從城裡開集市的時候會有隔壁縣的村民過來販賣。
可這幾日也不見縣城裡開過集市啊?
“那小豆種,是咱們指揮使給的。”
沒等薛良反應過來,薛高氏一聲低呼:“是如今住在山裡頭那位貴人?”
薛荀早年也是個混不吝的,後來也不知怎的,入了鍾贛的眼,成了錦衣衛的一員。雖位子低,可到底吃的是公家的飯,也比下地幹活強。自然,薛良夫婦倆對提拔弟弟入錦衣衛的貴人也向來是萬分敬重的。
薛荀點頭:“那日琢丫頭家裡的田下種的時候,我就在附近,一眼就瞧見了指揮使身邊的人。也聽見了他同琢丫頭說起種子的來路。”
薛荀這話一出,薛良便沒了聲音。
他是見過薛荀口中的那位指揮使的。雖然不知道這錦衣衛裡頭到底是怎麼排資論輩的,可錦衣衛的大名在整個大雍也算是威名赫赫,能在那種地方當上指揮使的可不會是像薛荀這樣混不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