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不要施行票鹽法,……而如果朝廷現在就實行了票鹽法,那麼,為了彌補損失,這些人肯定會想著從糧食上賺回一些損失。如此,他們又豈會把糧價再壓下去?”尤明堂答道。

“這倒也有些道理!”康熙微微點了點頭。

“皇上,臣也以為當務之急不是施行票鹽法,而是如何壓抑江浙米價!”馬齊出面說道。

“臣附議!”張廷玉和高士奇幾乎同時開口說道。佟國維左看右看,也只好跟在後面表示了一下。

……

“那你們說如何才能把江浙米價壓低?”康熙又問道。

“皇上,臣以為,奉天稻米可用!”

“嗯?”康熙轉頭一看,忍不住訝道:“阿靈阿你說什麼?”

“皇上,奴才以為,奉天產稻米,可將其地米糧由海路運往直隸,如此一來,江浙漕米便不必北運,直接於當地發賣,可用以平抑糧價!”阿靈阿說道。

“……”康熙看著阿靈阿,一瞬不瞬,“你剛才不是說要恢復漕運嗎?”

“皇上,漕運固然重要,可是,終究還是國事要緊!”阿靈阿低下頭,不讓康熙看到自己的紅臉。

“說的好!不愧是朕看重的臣子!你起來吧!”康熙哪裡知道阿靈阿這回是玩了個兩面三刀?看到對方如此表現,忍不住讚了兩聲。

“奴才謝皇上誇獎!”聽到康熙的讚美,阿靈阿心頭大喜,雖然佟國維和陳錫嘉兩邊刺過來的目光讓人有些難受,可是,今天給了康熙一個好印象,日後肯定會有好處的。

“皇上,‘奉天稻米不入關’,這可是您當初下的聖旨啊!何況,奉天地廣人稀,如何能湊得出來直隸所需的數百萬石糧食?”阿山看到阿靈阿受獎,忍不住又說道。

“奉天本就有百姓數十萬,如今,又屢屢有人遷移而至,再加上奉天府尹費迪南廣開土地,鼓勵耕種,如今僅奉天一府之地,就有良田兩百餘萬畝!每年可產米糧三四百萬石。何況數年來奉天米糧一直沒有入關,都囤於關外糧倉,總數也已有四百多萬石!直隸所需米糧,奉天完全供得起!”張廷玉出班乾巴巴地說了幾句,接著又退了回去。

“……”

“皇上,奉天米入京固然可使江南米價下跌,解朝廷之憂,可是,那些鬧事的運丁們怎麼辦?”高士奇不等眾大臣反應過來,又緊接著問道。就這麼著吧,可不能讓這些傢伙再把圈子繞回原位,那得爭到什麼時候?他暗暗心道。

“命江寧將軍蘇努出兵,把鬧事者全部哄回去。另外,令江蘇按察使徐祖蔭立即動手追查幕後唆使之人!”康熙冷冰冰地說道。

“皇上,這次可以將這些運丁趕回去,可是,以後呢?……近十萬運丁,再附其一家老小,可是近百萬口人啊!”佟國維又說道。他心裡存了一點點最後的希望,那就是,康熙能看在這將近百萬口人不好處理的份兒上,不要執意廢除漕運。

“這個朕自有主張!從今往後,漕運改為海運,運丁依然可附之左右!另外,所有鬧事運丁,及其一家老小,全部遷往臺灣!令其在臺北開荒!”康熙又下令道。

“皇上,這……數千運丁,難道全部發配?”刑部尚書王漁洋聽到這話,急忙走出來朝康熙問道。邊問,他還一邊擦了擦頭上的汗。

“朕不是發配他們,是遷移!”康熙撥出了一口氣,又對王漁洋說道:“如果有人問起,你就這麼對那些人說:臺灣土地肥沃,一年三熟。只要他們那些人肯幹,必然不會缺了‘富庶’二字!”

“……臣遵旨!”看到康熙的態度,王漁洋無奈,唯有拱手應道。還說不是發配,從江蘇調到臺北那荒蕪之地,不是發配又是什麼?……富庶?哼,以那些運丁把朝廷所賜的屯田都賣了或者租出去的勁頭兒,到了臺北能不餓死就要多謝祖宗保估了。

“皇上,漕運既然改為海運,那奉天稻米以後還入關嗎?那江南米又銷往哪裡?皇上,穀賤傷農啊!”馬齊想了想又說道。奉天的糧食一旦打入關內,以剛才張廷玉所說的,他們有如此巨大的糧食生產力,必然會對關內的糧價造成巨大的衝擊,所以,他不能不問一下。

“以後,朝廷每年向奉天採購米糧一百萬石,其餘仍在江南各省購買。……好了,今天就到這兒,佟國維你馬上派人去給宋葷傳旨,讓他將所購米糧盡皆以平價賣於平民。如有不足,可再寫奏摺給朕說。……都散了吧!”

說完,康熙頭也不回的離開了乾清宮!

大殿之上只留下了一干文武百官在那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