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琮秀狀態好的時候,楊氏還會手把手地教她。
楊氏去世後,石琮秀被送到廟裡,手裡就只有楊氏留給她的一架箏,她神識穩定一些的時候,幾乎都在彈琴,從早到晚,沒日沒夜——因為沒有別的事情做,也做不了。只是那時候,她身體不聽使喚,彈出來的聲音十分難聽,但到底是留下了功底。如今她魂魄完全,肢體靈活,憑藉著經驗演奏一兩首琴曲還是不在話下的。
可儘管如此,她今日準備的才藝,本也不是這個。
她本來準備了一副更為討喜的潑墨花鳥畫,雖然簡單,但貴在用心精巧。此畫正面看為牡丹,背面看則為芙蓉,一畫雙觀。牡丹為國色天香,隱喻皇后一國之母,芙蓉為陳貴妃名諱,隱喻陳貴妃嬌美無雙。一幅畫同時討好了兩位娘娘,也不得罪人。
王煥就是因為早知此事,才給了她一方浸了蜂蜜的墨塊,她若用此作畫,到時候便可引蜂蝶圍觀,必然給才藝增色。
這原本是他們安排好的。
可是她臨時改變了主意,她自己甚至說不上為什麼。
“民女石琮秀,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石聆跪地,叩首。
這還是她第一次在古代行此大禮,大概是因為面對的是真正的帝王,便是歷來抗拒封建禮儀的她,此刻心中也忍不住忐忑,生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對。
好在由於面部表情匱乏,就算心中緊張,石聆在眾人眼中也已然是一副淡定高冷相。
景仁帝看著這個規規矩矩像個小大人兒似的姑娘,心中又生幾分好感。
“你叫石琮秀?”他問道。
“是。”
“石松人是你什麼人?”
“正是曾祖父。”
果然是石氏後人。
景仁帝曾隨先帝出過京,他見過石松人,那是個學問深厚卻固執異常的小老頭兒,總是板著臉,先帝曾有一陣子很是煩他,因為他說話著實是不好聽。可是偏偏先帝又不能罰他,因為石松人這個人是真正地做到了“不畏強權,敢進忠言”的。先帝當時說了一句話,讓他記憶猶新。他說:一個帝王一輩子能聽到的真話並不多,就算不好聽,也忍忍吧。
直到他登基,才明白了這句話的深意。
不過,當年的景仁帝還是個小孩子,甚至連太子都不是,他只是覺得這個老頭兒真是不怕死,父皇都氣紅臉了,他還在喋喋不休。
如今他又見到了這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