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昨晚要是真同那丫鬟成了好事,今兒估計連門都進不來。
對於這點,他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覺。
夜深人靜,趙遠山和楊嬋坐在床邊,相視無語。
不是沒話說,而是有千言萬語,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楊嬋之前沒有愛過一個人,早之前也只以為自己對趙遠山有些好感,所以湊合著過日子。
直到這次趙遠山離開十幾日,她才明白,她對他不只是好感,不只是感激,還有喜歡,或者可以說是愛。
這幾日,她很想他,想他是否吃得飽,穿得暖,想他睡得好不好,想他現在在做什麼,想他有沒有想她。
“我回來了。”許久,趙遠山摟住楊嬋,輕聲道。
只這一句話,楊嬋不禁淚眼朦朧,從逃出楊府起,他們便一直在一起,而她也一直依賴著他。
這幾天他離開,不單讓她看出自己的心,也看出了他是她堅實的港灣。
“我很擔心你。”最終,楊嬋還是說不出想你之類的話。
饒是如此,趙遠山也驚喜萬分。
楊嬋是個喜歡把很多話藏在心裡的人,也不太愛表達感情,洞房那晚的誓約不算,這絕對是她表達的最直白的一次。
“我很想你。”趙遠山摟緊她,在她耳旁低聲呢喃。
沒得到楊嬋的回應,頗有些遺憾。
許久,在他耳旁響起,“我也是,很想你。”
☆、第38章 熟人?
恩愛過後,夫妻二人相擁在一起。
“來替你送信的哪家人?”楊嬋靠在趙遠山懷裡,慵懶問道。
“是杭城李知府李大人府上。”趙遠山的話差點嚇得楊嬋跳起來,其實她已經脫來趙遠山環著她的手,撐起半個身子。
“知府大人家?”楊嬋腦中飛速轉動。
杭州之前的知府好像姓林,和她父親是同一屆進士,也算是三皇子的人,這次水患,同她父親一起被查出問題,早已經被砍頭,而現在的李知府?楊嬋絞盡腦汁想了想,沒有半點有關於他的記憶。
“不錯,我這次前往府城,偶爾一位值得相交的朋友,科考結束後,他邀請我到他姨夫家遊玩,盛情難卻之下便去了,不成想他姨夫竟然是知府大人。”趙遠山只以為楊嬋同他一樣,驚訝於結交了知府這麼大的官。
楊嬋橫了趙遠山一眼,“那李知府也是新安縣或是附近的人?你那朋友是什麼身份?”
“倒不是,他原是蘇州人士,原先在新平縣任知縣,至於周兄,他父親是上一屆舉人。”趙遠山在府城這麼久,不可能什麼都沒打聽到。
新平縣,一聽名字便知和新安縣有關係,兩個縣相鄰,交接之地只隔一條河,算是兄弟縣,不過新平縣的田多山少,比新安縣要富裕很多,相對的,讀書人也多。
也因此,新平縣的人頗為看不起新安縣的人,早百八十年前就已經結下不可解的冤仇。
如今兩縣之人見了都互不理睬,故而趙遠山說起這個時,語氣多少有些不好。
楊嬋笑笑,她不是本地人,沒有那種榮辱感,她想到的是別的,“蘇州離咱們這這般遠,該同周家沒有交集才是,後來他成了新平縣知縣,要不家中已娶妻,不然不會娶一個秀才的女兒,還娶到咱們新安縣來,你那周兄的姨夫,怕是有些水分。”
趙遠山一愣,他還真從沒往這方面去想。
如果真按楊嬋這麼想,那周茂的姨媽就是一個妾室,而李知凡就是庶子。
“管他如何,都和我沒多大關係。”心中卻決定不同李知凡多交集。
不是因為他是庶子,而是覺得李知凡自己娘都是妾,居然還給有人準備妾,如此行徑,不為他所認同。
楊嬋點頭,看著趙遠山,“你在府城,可還有別的見聞,也說來給我解解悶。”
趙遠山摟著她,“見聞?”想了好一會,“聖人給幾位皇子加封,二皇子為賢王,三皇子為明王,四皇子為平郡王,還給二皇子賜婚戶部尚書的嫡女,像是有意立明王為君。”
“就這些,皇上立誰為君,關我們什麼事,我要聽些別的,例如殺貪官啊,豪門家事之類的。”楊嬋眸光閃了閃。
根據前世記憶,楊嬋帶著幼弟逃出城外沒多久,楊平就死了,而她則被抓回,她身上所帶的包裹自然也被收走,後來只聽說三皇子惹怒聖人,被下宗人府,關了一個月後才放出來,而二皇子則因為救治水患有功被封明王,一年後,老皇上病重,被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