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
其實在商朝很早的時候一些像朝歌這樣的大城市,城下已經排設了下水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排水系統,以此清除城市汙水,提高衛生水平。
可惜的是冀州並沒有建設排水系統,而江一春來到這裡之後,就將大部分人手都放在建造道路和開礦鍛造鐵器之上,原本也有過燒製陶管鋪設地下管道的計劃,卻實在是事務太多,一時抽不出人手和時間來料理這件事情。
而今卻是可以趁著大雨過後,城中雜物被雨水沖刷一空,而礦場因為蓄水而不得不暫時停工的空隙,將這件事情辦了!
只是費仲顯然對已經現世的玩意毫無興趣,正一心撲在活字印刷術上,而冀州的陶匠們也沒有見過這種東西,江一春不得已只好向朝歌請求技術支援。
紂皇倒也不小氣,立即就從自己領地上負責燒製陶器的工匠裡尋了一個精通燒製陶管之道的人,讓公子偈送了過去。
那工匠一來,冀州那些被雨水衝倒的泥胚草屋已經被清理了三分之二,江一春便將費仲從他的實驗室裡強行拖了過來,與那工匠聚在一頭,將冀州從地下到地上整個進行了一次重新規劃。
那費仲與工匠見了最後的圖樣,當真驚訝不已,暗道這江一春傻不傻啊,擴大冀州城面積(已得紂皇點頭)沒有問題,將城中屋舍分門別類地劃分在不同區域,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為什麼要將住在外城的奴隸全部遷到城中,還要給他們建造乾淨整潔的磚房啊?有錢也不能這麼亂花啊!
江一春卻覺得他們的想法才奇怪,那些奴隸都是他個人的財富,作為主人的他當然要給奴隸們好的居住環境,使他們吃好睡好,變得強壯有力,壽命長長,這樣一來他的一個奴隸就等於別人的兩三個,這樣不是更賺嗎?
他這番道理若是到了別的州府上,那必然會被人嗤之以鼻!因為商朝連年征戰,在征服各地的同時還將這些地區的百姓擄掠來做奴隸,導致每個州府都奴隸太多,不好管束!
要說這奴隸一多,吃的也就越多,可是各地領主的封地就那麼多,需要的勞動力也只那麼點,哪裡用的了狗皇帝年年賜封下來,強迫他們接受的那麼多奴隸?
偏偏那狗皇帝還說要紀念伊尹和傅說這兩位從奴隸中出來的宰相,要每一個商人都要向發掘他們才華的成湯與武丁兩位大王學習,不能故意虐殺奴隸!這就造成了這群奴隸非但沒有給他們的主人帶來利益,還每日每日地消耗著他們的糧食,削弱了他們的財力!這種情況下誰還會巴望著這些奴隸好好地活著?只恨不得他們全都得瘟疫立即死了,也好堵住紂皇那張只知禍害他們的嘴!
但是費仲來到冀州城中已近半年,哪裡不知道這裡一直人手奇缺,光是他就偷偷地跑到別的州府上買賣了八次人口,給冀州買來了不下一萬的奴隸,因此江一春將這話說了之後,費仲立即很是理解地點了點頭!
只那工匠雖然自己就是個奴隸,依舊不能理解江一春這奇葩城主的想法,卻又有些羨慕這冀州的奴隸,不禁想到若是自己能一直在這裡幹下去,該多好呀~
要說費仲經過這次大雨,倒是越加信服這江一春來,他不知道這雨是因為江一春的義子哪吒招惹來的,卻看到江一春一見天上下了大雨,猶如神算姬昌一般,當機立斷這將是一場曠世傾城的大雨,立即吩咐左右一面趕緊跑到城裡將人們趕出破舊的泥胚草屋,另一面則是快馬加鞭飛奔到礦場,將正在作業的曠工全部叫出礦洞,這才大大地減少了冀州人口的損失,雖然遭受了這種百年難遇的澇災,卻沒有造成滿城流離失所的慘狀!
讓費仲更加慶幸的是,在這場大雨來臨之前,因為受了朝歌的催逼,冀州不得不日夜搶收,將大部分的糧食都送去了朝歌,否則一旦糧種受了潮溼發了黴,不能如數交去朝歌,那狗皇帝還不二話不說立即派出大軍再次圍剿了他們冀州?
也幸虧這江一春認得一個叫申公豹的能人異士,得他相助將城中倉庫內的糧食都收進了一個大袋子裡,而今才不至於落入有人無糧的困境中!
而費仲與江一春共事這麼久,哪裡會看不出他是一個耳朵軟心腸更軟的傢伙?只要有他這城主一口飯吃,那些家中糧食被沖走或是受潮發黴不能食用的百姓,就絕不會餓到一頓!
果然,這江一春轉個身就找來了費仲這裡,一臉憂愁地跟他商量著能不能偷偷去別的州府,以少換多,將手中的糧食拿去換成粟米這類食物,以便讓冀州的百姓能夠熬到下一次的糧食成熟時。
卻是不等他們準備好偷偷出城,揹著朝歌將種糧私賣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