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將停手,不敢繼續逗留在山上。
伯邑考對江一春這麼熱心地幫助西岐士兵療傷,心中十分的感動,對他的情義更加真切。散宜生雖然還有所懷疑,也不得不承認滯留到這麼晚才肯從山上下來的江一春,確實令人感動!
江一春不是甘願做白工的人,但他卻沒有藉著伯邑考的感激而要他再為自己撫琴一首。這可憐的公子已經兩天一夜未曾休息了,若是他今夜再同昨晚一樣折騰伯邑考,江一春真擔心這看上去身材挺強健的青年明日會勞累過度而暈過去!
西岐通往冀州的道路並非一條,但是江一春炸燬阻截散宜生的道路卻是最近的道路,西岐人馬若要改行其他路線非要折回去繞過孤峰山,一來一往時間不知要浪費多少。
但是這次山崩卻是將整個山谷都掩埋了的,西岐士兵又大多被泥石擊傷,想要單靠人力挖掘通道,反而更加不美。散宜生與伯邑考、江一夏商量了一番後,只得回頭繞路前往冀州。
散宜生想到這樣折返所浪費的時間,心中嘆了口氣,暗道此行怕是不能完成西伯侯的任務了。他又看了一眼江一春,暗道看這個人的樣子,似乎對朝歌沒有多少留戀不捨,只希望這個人真如表面看來的這般純善才好,若是這樣,或許他們此行也不算全無收穫。
江一春是受了皇命前往冀州取代蘇護的侯爵之位的,雖然只是暫代,但是御七身在宮中擔任巫醫之職,根本不可能出朝歌。散宜生料定十幾二十年內西岐必然舉旗反商,而那時江一春一定還穩穩地坐在冀州城主的位置上。現在,這個朝歌來的樂師明顯對他家的大公子很有好感,西岐若要與他交好,應當不難!
雖然與西岐一直交好的蘇氏一族被趕出冀州,讓散宜生心中很不甘願,但是那份交好也都是西岐單方面用錢財堆積出來的,反觀現在,伯邑考若真能把握住江一春這個人,對西岐的好處反而更大些!
散宜生深知對這些痴心藝術的文人來說,人情遠遠大於金錢的誘惑,有了伯邑考的這份友情在,西岐就不用再每年拿出大筆的錢財給冀州,來討這份交情了!
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江一春對朝歌並非全然忠誠上的!
不過而今紂皇荒淫無道的名聲傳播了天下,散宜生相信,只要是有志之士,最終都會背叛這個無道昏君,轉而投靠西岐他們的明主的!
若是散宜生知道了,紂皇陛下如此荒淫無道,為的正是讓他西岐能夠名正言順地奪得天下,讓西伯侯姬昌及其繼承人能夠成為天下的聖明之主,不知道他會不會非常感動哩?
作者有話要說:
☆、封神亂(十五)
作者有話要說: 紂:每次和申公豹聊完天朕都好開森,他總能讓朕誤會自己其實是個正面人物,這樣美好的感覺已經很久沒有過了啊~
御七:愚蠢的男人,你又被他騙了多少賞賜?
紂:……
散宜生心有計較,對江一春的態度自然熱忱了許多。這一行人在谷口將傷員包紮,又將死者就地掩埋,睡了一宿後收拾了行裝便折返了回去,準備繞路去往冀州。
且說冀州這邊,金甲早在三天前便到了城門之外,就地駐紮了起來。三千軍士並車馬行腳,一眼望去烏壓壓一片,好不壯觀。
金甲這一次將親手訓練的三百二十名虎賁帶了二百過來,為了檢驗訓練的成果,他沒有使用一點戰術,只依著古代人打仗的規矩,先禮後兵,叫人送上勸降書,要蘇護老兒帶著一家老小出城應罪,否則破城之時他金甲將軍必然要將冀州滿城屠戮,雞犬不留!
這冀州城內的貴族,本來跟著蘇護吃好喝好,十分的享受,對這位侯爺自然言聽計從,十分的尊崇。蘇護父子將費仲、尤渾驅回了朝歌,除了幾個膽小怕事的大多都持支援的態度,覺得紂皇荒淫無道,蘇護不獻女並沒有什麼錯。
可是現在禍到臨頭,這些貴族的想法立刻就變了!不為其他,就為這金甲在戰場上嗜血的名頭!
自從暴君紂皇登基,天下諸侯不堪暴。政欺壓,舉兵反叛的已不知有多少,聞仲聞太師至今還在領兵於北海鎮壓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
北方有諸侯叛亂,其他地方自然也不會消停,光是這兩年裡,東南兩面大大小小已有不止五十路諸侯謀逆。這金甲隨在黃飛虎身邊,曾經前往小江州上平叛,卻是因為小江州不肯投降而將小江州上五千人馬盡數殺光,血流成河、寸草不生。
自那以後,凡是金甲將軍領兵所到之處,大多叛逆勢力的首領都會主動開啟城門,負罪認誅,只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