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李小九陛下又下了一道旨意,曉諭大唐周邊所有鄰國屬國,旨意表示,大唐皇帝是寬厚仁慈的,但是所有侵犯大唐帝國利益的人或者國家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所以千萬別有僥倖心理,否則百濟就是現成的榜樣!
各國使者接到這道諭旨,都有些膽戰心驚,紛紛表示不敢對大唐有所冒犯。
其中,吐蕃的使臣第一個表態:吐蕃必以大唐天子的馬首是瞻,若有他國不聽號令,他們吐蕃當第一個出手教訓之!
吐蕃這次前來觀禮的使臣是大唐的老朋友祿東贊,他前不久才在大唐使者團的幫助下,弄死了政敵,執掌了吐蕃的軍政大權,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說出這樣話來,也不算毫無倚仗!
其實,以祿東贊如今的身份,不需要,也不應該親自來大唐為使的,但不知道李三郎給這位‘極度仰慕中原文化’的帥大叔灌了什麼迷湯,竟讓他放著剛剛搞定的吐蕃內政不管,屁顛屁顛地送大唐使者團一道回了長安,還一來就捨不得回去,非要住到過年才走!
對於吐蕃的第一個示好,李小九陛下自然是十分滿意,當即賜了祿東贊一個大唐榮譽爵位,以示嘉獎。
其他小國的實力遠不如吐蕃,更毋論是大唐帝國,當然是跟在吐蕃後面唯唯諾諾,奉承不已。
倭國使者一如既往地表現得比較低調,等李小九陛下允許他們離開後,也等不及領取賜給他們的圓酥餅,連夜返航回國了。
其餘大小國家的使者也紛紛離開洛陽,趕著回國報告這次出使所見所聞的重大訊息。
只有吐蕃使臣祿東贊沒有走,如他所言的那樣,他還真的留在了洛陽過年。
新任的中書令李喵同志聽說了這個訊息後,十分淡定地向李小九陛下推薦了長孫詮到洛陽接手他的工作,自己則申請調回長安坐鎮中書省值班去……
早就看某人不順眼的李小九陛下,見小李相公竟然主動要求回長安坐班,哪有不依的道理,當即賜了車馬儀仗,把人送走了。
洛陽行宮徒然少了一個美貌郎君出入,再加上皇太子殿下也開始不明原因地低氣壓,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