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兒都高人一等。而大哥孟賢身為庶子,在家裡在外頭,他常有不少冷遇遭遇,從小到大他一定積了不少怨氣,長大之後才會變得那樣激進,處處針對兄弟中最拔尖兒的瑄弟。
有一次,瑄弟在街頭從馬車下救了一個小孩兒,所用身法驚人之極,落在父親眼裡大感意外和欣喜,認為他乃天縱奇才,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於是將他破格提調軍中,不久就擢升為先鋒將軍。一時人人矚目、羨慕、敬仰和議論瑄弟這個十歲就一戰驚人、擊殺胡虜匪將的神武小將軍。
自己當時苦笑,瑄弟又一次一鳴驚人了呢,自己在書院門門第一的光芒又讓瑄弟給掩去了呢,有個分外出色、又跟自己一心一意的好弟弟,是幸還是不幸呢?自己偶爾冒出的“既生瑜何生亮”的想法,是否太小雞肚腸太不應該了呢?那個人可是自己的親弟弟啊,他出色,自己臉上不也有光嗎,將來自己襲了父親的爵位,做了戊邊元帥,不是也多一個忠心而得力的幫手嗎。
後來,瑄弟在揚州呆了一段時日,回到軍中後就變得叛逆不聽話了,還出言頂撞父帥,彷彿是一串一點就著的炮仗。可好巧不巧,父帥那幾天也是一點就著的暴躁心緒,父子倆一模一樣,於是這兩人就別上苗頭了。當時,老大孟賢和自己都在,孟賢趁機進讒,唆使著父帥杖責瑄弟,讓他買個教訓學個乖。自己從中勸了兩句,卻沒盡全力,鬼使神差地。一番推搡鬨鬧下來,瑄弟沒有一點服軟的意思,徹底激怒了代表著絕對權威的父帥,最後,他就捱了不少重重的板子。
看著血透重衣、奄奄一息的瑄弟,自己的心中升起了點點快意,那一點邪性的歡愉而得意的感覺,幾乎立馬將自己嚇著了。
☆、第368章 公子失身於賊
更新時間:2013…11…27
孟瑛自謂自己是亞聖孟子的嫡系傳人,不想在嫉妒和算計之中自毀,於是他告訴自己,瑄弟太優秀又不是他的錯,而自己的自慚形穢和妒意滋生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往後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否則瑄弟照常蒸蒸日上,而自己什麼創舉都沒有,就要先被自己的心魔給摧毀了。
秉著眼不見心不妒的原則,孟瑛離開山海關的戊邊軍,也沒再回京城,而是四處遊學闖蕩,希望開闊自己的視野和心胸,將往日的陰霾驅散。後來,他就結識了寧王、風揚和齊玄餘那幫人,他對他們的實務和強幹心生羨慕,於是就殷勤拜訪,寄望可以提升見聞。而寧王那幫人一發現他是保定伯世子,更是著意結交,加上彼此脾氣性情都相投,雙方漸漸就越走越近。
幾個月後,孟瑛竟然獲准接觸伍櫻閣的情報網,還得到了自由出入漕幫的優待,不止見聞大大提升,還跟風揚結為莫逆之交,從他那裡獲益良多。正在孟瑛慶幸,自己這次外出遊學的決斷真是最明智、最正確的一次選擇的時候,他卻一時大意,接觸到了寧王一夥兒的核心機密,抽身不及,只得半強迫式地正式入了他們的團伙。
再之後,他就越陷越深了。伍櫻閣的所作所為和行事理念,跟他從小到大被教育灌輸的“禮義仁信智”格格不入,讓他幾度想從這些人身邊逃離開,可朱權是何等虎狼之輩,怎容得一個把柄被其牢牢掌握的棋子逃離?幾次明裡暗裡的謀算手段鬥下來,孟瑛除了拜服,就是敗服,他輸的心服口服又心膽俱寒,自認自己全然不是這位天潢貴胄的對手。
在此期間,他頭一次聽說了“何當歸”這個名字,在過了一幕香豔的眼癮之後。
寧王雖然掌握著他,脅迫著他,但另一方面,寧王對他已經不是禮賢下士的程度,而是平輩論交,殷勤拉攏。他每次到了大寧,都是第一時間被接進王府,在府裡面的受尊重程度,甚至超過了他在自己家裡的時候,“賓至如歸”被詮釋地恰如其分。
孟瑛當然明白,自己得到的種種禮遇都是有代價的,也知道豫讓的“國士眾人”論——寧王待他以“國士”之禮,當然不可能讓他泯然“眾人”,一定是因為他這名“國士”要去做的事,是那些不被禮遇的“眾人”絕對做不到的。孟瑛甚至能夠預料到,終有一日,寧王會軟硬兼施,迫使他樹明旗幟,徹底投向寧王派系,並且不是他一個人投誠,而是要讓他掌控了孟家上下之後,帶著整個從來只效忠皇帝的孟家,一起投身在寧王門下。
孟家是大明所有望族之首,與王、謝、李、常、關、徐六家並立為“大明七大望族”,而且,孟家、王家、常家、關家這四家之所以二十多年來榮寵不衰,皆是因為他們全都是堅定不移的保皇一黨,對皇命向來帖服恭從。以常家為例,早在洪武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