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入主後宮成一國之後,前人都能如此,臣妾怎會拘泥那些虛禮?只盼他們夫妻二人日後過的和美便是。”

陳土司這才想到自己撩撥到妻子的傷心事,便笑著哄道:“還是夫人高義!”又說了會子話,陳夫人這才好些。

土司大人離去之前忽又加了一句:“若是夫人得宜,他家裡的情形可多問一兩句。”

陳紹鵬自打知道徐家允了親事,兩天兩日的便將各物不斷的送去,除了海參花膠、珠環首飾,小到剛撈上的魚蝦和各色點心,徐家就一直沒有斷過,大嫂二嫂時常戲謔道:“陳紹鵬這媳婦還沒娶到,只怕腿都要跑的細了。”心裡卻十分熨帖,這般周到細心,將來小姑必不會吃苦。

屋裡只轉眼便是兩個多月過去了,昭佩的書也譯好了,氣候漸漸的開始涼了起來,早晚要添件薄衫,昭佩臨盆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了。

徐璟臻將昭佩的手稿透過自己的船送了回去,又給璟明帶去昭佩即將生子和要再嫁的訊息,讓璟明尋個合適的時機告訴家中二老,免得掛心。

半月之後,昭佩夜間腹痛,慶幸的是這孩子體恤孃親,倒沒怎麼折騰,三四個時辰,海上明日初升之時,產下一子,徐璟臻起名一個字:旭。

話說蕭繹與巴彥兀布相持日久便想著勵精圖治,自從番薯之後,徐璟明帶來的玉米種子也在明元種了一季,收成十分喜人,於是著戶部大司農在明元上下廣而推行。

因之前蔣均軒大將軍的奏摺上提到,在西北河西一帶和與安南國接壤的壩子山的山嶺重丘地區發現好馬,雖不如河西馬高大健壯,但耐力極佳,於是蕭繹便命人在壩子山山區圈地建馬場,幾個月便也初具規模,又從巴彥的草原引進十幾匹駿馬,預備雜交之後所用。

蕭繹自從知道身世,對太上皇和太后卻一日既往絲毫慢待,在他心裡,自己即便是為了昭佩,也要照顧好她的父母,也算是略解一下內疚之情。

徐璟明在一個下著雨的秋夜裡,收到徐璟明緊急送進宮裡的手稿。

這手稿上什麼名字都沒有,蕭繹翻開瞧了幾眼,是夜頓時不眠不休的一氣呵成通稿看完。

這手稿上寫若是步兵訓練集大成,便是再兇猛的騎兵也能衝散,須日夜操練達到整齊劃一步履一致令行如山,長矛在手一往無前,無論前方刀山火海,陣型不亂,即便是千軍萬馬,也可如刺刀一般一劈到底。

這手稿上又詳細寫了各種數字組合,為得就是應對不同人數不同陣型的情況,該怎麼列隊。並要求士兵和將領都牢記於心。

另又附上佇列訓練之法,講人心都有膽怯之意,在平日訓練時可以以土塊木棍為武器,向佇列投擲,務必保證,紋絲不亂。

又言西方有火器,若能購得一二,可列於步兵佇列之後,草原地勢平坦遼闊,必能大勝無疑。

這些東西無比新奇又格外誘人。若真能訓練出這樣一支所向披靡的隊伍,明元那些內憂外患又算什麼?大一統指日可待!

蕭繹將書左右翻了幾遍,見楷書工整,就字型來說尋不到蛛絲馬跡。蕭繹第二日便將在宮外驛館候著的徐璟明傳來。

望著徐璟明一身青衣緩緩而行,在殿前朝自己跪拜行禮,心裡微微有些酸澀,這是自己嫡親的哥哥啊,如今卻只能這般相見,便喚了張和道:“快于徐公子看坐!”又道:“徐公子進番薯和玉米於我明元有大功,雖為白身日後也不需貴的,今日喚徐公子來,是想問下手稿從何而來,昨日朕看了一夜,竟不覺倦怠,上面的領兵訓練之法可謂驚世駭俗,卻令朕心大震。”

徐璟明已從哥哥的家書中得知昭佩已產下一子,心裡微微嘆了口氣,看了眼蕭繹,這位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當爹的一國之主,面上不動聲色的行禮朗聲道:“啟稟聖上,此書是小民出海的船從歐羅巴洲淘換來的,這書小民自己好奇尋了譯官翻譯,也覺得有些道理,這才那手稿呈上,只盼能解巴彥兀布之急,至於當用不當用,臣一介草民,不懂領兵打仗,還需聖裁!”

蕭繹知也問不出什麼來,隨意賞了徐璟明一些金銀,卻給國公夫人賞了一柄玉如意連著貢上的錦緞布匹,交代徐璟明務必幫忙留意書裡提到的西洋火器,若能遇見,不惜重金也要買下,這才放他去了。

蕭繹將這手稿傳給兵部尚書與蔣大將軍等幾位軍中重臣看過,卻是各說各有理,有道可以一試,有道拿著數萬士兵性命冒險,實在有些過了。

最後蔣均軒沉吟片刻站起來道:“微臣願意一試!”

蕭繹望他,蔣均軒面色沉靜:“這手稿寫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