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遭劫!
私鹽販子公然北上,無視官府,朝廷顏面掃地!
北方民眾紛紛表示情緒穩定,*司痛斥兇徒終將被繩之以法!
若有報童叫賣,一定高聲喊出這些響亮的標題,用大紅色套印的。
如今幸而沒那些煩人的蒼蠅聒耳,但崔珩作為帝國的皇帝,也感覺到了實實在在的壓力。他不得不派大批軍力在那邊集結,七王爺南下的事情只好推遲。誰叫那裡是北上與南下的必經之路!道路未靖,皇帝強令王爺南下,難免叫人議論猜測,打草驚蛇就不好了。
同理,京城的大動作,也只好先拖延下來。崔珩牙癢癢,把私鹽販子統統凌遲的心都有。他真想仿效前朝,把強盜頭子的名姓刻在自己屏風上。好提醒自己:“滅此朝食!”
可惜有一點困難,他甚至不知道“鹽槓子”的姓名。
“渾蛋!無能!連這點都查不到?還指望你們做什麼!”他大發雷霆。負責此事的是胡侍中,大皇子的人,很怕被皇帝嚴懲之後,權柄收回去,說不定交給棟勳將軍,大皇子肯定要怪他沒用、丟了權。他的榮華富貴豈不是化為烏有?
想起來就叫人發抖。胡侍中腦筋飛速轉動。有了主意。幫他爬到這等高位的捷才再一次救了他。他道:“皇上教訓的是!微臣無能!”碰個頭。
先認錯碰頭,這是每個深受訓練的奴才都會做的。
之後的應對,才看出蠢才與聰明人的區別來了。
胡侍中道:“微臣查知此人身世不清。無名無姓,故此幹出這無君無夫的逆事。那夥強賊倒有個綽號送他。他便以此綽號會名姓。只這綽號實在不雅,怎敢幹犯聖聽。”
崔珩當然訓斥他:不雅不是瞞報的藉口!
胡侍中再一次碰頭,做出努力想說的樣子。還是崩潰求饒:“微臣實在說不出口!”
他請求皇上允許他,把這字寫在紙上。呈御覽。
崔珩允許了。
胡侍中手發抖的寫完,自己連連碰頭,口稱死罪,摺好了紙硬是不敢交給太監。還是太監自己拿了交給皇上。
崔珩看了看紙頭。覺得胡侍中說得沒錯。這名字豈止不適合刻在他屏風上,連給他看見都是種汙辱。這種汙名穢姓的人物,傷害了他的江山、阻攔了他的大計?崔珩更窩火。五十年的修養。都無法阻止他惡向膽邊生。他眼裡冒出兇光。
掌筆太監熟練的示意小太監,大家一起動作誇張而有效的。把這張紙挫骨揚灰。崔珩心情終於平復了一點,看看胡侍中,換了個話題,問問太子的起居。
胡侍中做了中肯的回答,崔珩的心情又更好了些。同樣的話,別人說出來,崔珩還未必相信,胡侍中說出來,崔珩是信的。
不止因為胡侍中治學紮實、有學問,更因為胡侍中人品可靠。曾經有這麼一天,崔珩似乎是閒談,問問他某天在家裡吃了什麼、喝了什麼。胡侍中一五一十的全回答了,是正巧招待客人,席上有什麼什麼來著,要有記不清的,就說容他回去請夫人查查,再來回皇上。崔珩就笑了,說今兒有世婦進宮陪太后閒聊,正好在胡侍中那兒做過客,說起來,太后一時好奇,就著宮人來請皇帝問問胡侍中,是吃喝這麼些東西、招待這麼些人不是?巧的是胡侍中一句誑語也沒有,更沒有反問皇帝為什麼要知道這些。他就一點不驚疑、一點不推閃,老老實實、結結實實、紮紮實實的回答了。崔珩喜歡,笑對他道:“看來太后要賞你啦!”
太后果然賞他一席菜,照著萬歲爺宴臣子的規格,有野慧米膳、梗米膳一品,燕窩雞絲湯一品、鴨子脊髓湯一品,粳米幹膳一品、羊肉絲臥蛋粉湯一品,奶茶、果茶、點心、果鍾、蘇糕、鮑螺總一全盒,葷素大菜各十五品、果子八品。著他夫人領回家整治去。
這一席菜還是小事,胡侍中之後就交了齊天洪運了。他從前曾跟人說:“皇上就是天。咱們不可欺天。”這事後來也傳到了崔珩耳裡,頗為嘉獎。可也據說是崔珩先聽到這句話,才特意就宴客的事質詢胡侍中的。真相如何,下人不敢妄測聖心。但不久後胡侍中就由崔珩親自點名輔佐太子,則是真的。崔珩還曾問胡侍中:“若太子行事不當,還叫你聽他的。你聽他的麼?”
胡侍中立即答道:“天無二日,臣無二主。”
崔珩心中舒袒,恨不能把這話刻在本子上讓群臣傳閱學習!他畢竟有涵養,不是那膚淺浮躁之輩可比,當下先按捺住了,又似玩笑般問:“那你是願意去服侍太子,還是服侍我呢?”
胡侍中一點格愣沒打,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