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流打扮,看著他就皮笑肉不笑,路過個煎餅果子攤還要讓他這個當下屬的掏錢請他吃早飯的奇葩後,街道辦事處主任忍著和偶像見光死的悲涼感硬是付了兩套煎餅果子錢,一邊咀嚼著嘴裡的煎餅果子一邊低落地都說不出話了。

鄭常山:“這煎餅果子真難吃,待會兒去把那做煎餅的飯碗砸了。”

街道辦事處主任:“不是吧……我看這阿姨的攤子挺衛生的,價格也合理,這完全符合行業規定,也不阻礙菜市場交通,而且還有衛生許可證……”

鄭常山:“我和你開開玩笑的,你怎麼這麼沒有幽默感。”

街道辦事處主任:“……”

鄭常山:“我都和你開玩笑了,你為什麼不笑。”

街道辦事處主任:“啊!!我笑我笑……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一瞬間笑的比哭還難看,街道辦事處主任是真想給這神經病一樣的祿星跪下了,而逗了他半天的鄭常山見這小年輕一副快哭了的樣子也終於大發慈悲地放過了他,先是垂下泛灰的眼睛撇了眼直到他肩膀的街道辦事處主任,接著勾勾嘴角笑的一臉‘和善’道,“下次再敢罵我腦殘,自己看著辦,我看你是活夠了,你知道上一個罵我的人現在葬在哪兒嗎?恩,小任同志?”

街道辦事處主任:“……”

完全沒想到這人居然還能記著這茬,一瞬間欲哭無淚的街道辦事處主任可算知道為什麼這操蛋的祿星老針對自己了,原來是因為這個!

果然在單位上班就不能隨便得罪領導!!!尤其是這種記仇的領導!!!!

想到這兒,臉上露出些悲催表情的街道辦事處主人抖了抖嘴唇,望著鄭常山非主流的腦袋就嚶嚶開口道,“爸爸QUQ您髮型這麼帥一定不會怪我的對不對……我真的知道錯了嗚嗚嗚嗚嗚嗚……”

街道辦事處主任這態度讓祿星爸爸總算是鬆了口,而發了下神經心情立馬就變的特別好的鄭常山在跟著街道辦事處主任穿梭在人來人往的菜市場之後也沒再故意找他麻煩,兩個人不時停下根據部分攤主的實際衛生情況等收走幾個飯碗,這又是炸雞排,又是生煎包,豆腐腦的,過半天功夫居然正就把半個市場給完整的走完了。

“十七,十八,十九……恩,祿星,這裡總共二十個飯碗,都是些用變質食品的無證小攤販,要是沒什麼問題我就拎回去直接砸了處理了啊?”

衝著塑膠袋仔細清點了一下里頭這些一次性飯盒的數量,鄭常山幫街道辦事處主任拎著塑膠袋聞言也點點頭同意了,見狀的街道辦事處主任見自己可算是快完成了和領導一塊的工作瞬間就送了口氣。

可是這邊還沒等他說上句話,鄭常山兜裡的手機就忽然響了,伴著一陣能聽聾人耳朵的‘老公老公木馬木馬’後,等鄭常山一接起電話拿到耳邊後,街道辦事處主任只看見原本還表情正常的他忽然就臉色不太對勁起來了,而當下一秒,眼神變的有些微妙的鄭常山先是勾起了一個詭異的笑容,接著開口反問了一句道,“哦,你是說……補遮郎死了?”

第三十六章 警服

補遮郎和補衫女,這兩位叛逃行主算是三百六十行中少見的一對夫妻。

兩人但凡出現,必是在一起,從明初這兩門行當出現起便一直化名為傘翁和琴婆在人間走動,以中國最傳統的市井手藝為生,一直流傳至今,而說起他們的由來,其實也有一個流傳並不太廣民間故事在其中。

古時的遮,謂傘也。補遮,即修補雨傘。

杜傘翁年輕時便是江南地帶修傘骨傘架的工匠郎,那時他還未老,正是年少,雖因天生腿腳不便無法行走,卻靠一手絕佳的修傘手藝名揚江南。

更因其生的不算難看,有幾分颯爽的男兒氣,所以不少沿街河畔招攬生意的窯姐兒一見他一瘸一拐地拎著一布兜傘骨出門做生意了,便會三五笑做一團再遠遠地嬌聲喚他一句俊傘郎。

那時江南地帶多雨水,家家戶戶都常備一把雨傘。

杭州有油紙雨傘,最早油紙傘店可追溯到清乾隆三十四年董文遠九房開設的傘店。當時杭州油紙中傘有漁船傘,文明傘,大紅傘等較為居家適用的品種,也有姑娘們最喜歡的如竹骨綢傘這樣宛若西湖煙雨中一道明媚風景的小姐傘。

而和如今不同的地方在於,過去人家家裡的許多生活物件一旦有所損壞,家人們是不會馬上丟棄,而是會尋特定的工匠來修整一番以作再用的。

如大家小姐們的雨傘大多雅緻美觀從少女時便留著,成年之後保不齊還要贈給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