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665萬噸,英國498萬噸,俄羅斯221萬噸,法國159萬噸,也正是在那一年,東北移居世界第六。
數量如此之多的鋼鐵,被迅速增長的東北的鐵路以及工業所吸納,而在1900年,一個全新的工業門類,卻在悄然無聲的出現於東北。經過多年的發展,1900年,在政府的主導下,東北的汽車製造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當年既製造了三千輛,這一數字甚至超過全世界其它國家的總和。
在1900年以前,東北的汽車展覽都是以腳踏車和其他機械產品的展覽會的分展的名義舉行的。而從1900年開始,大量的新聞媒介和廣告開始為汽車宣傳造勢。也就是在這一年,東北總督的出行工具換成了汽車,馬車被總督府淘汰了。而早在一年前,也就是1899年,唐浩然便而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乘坐汽車出行的官員。當然,出於對汽車可靠性的擔心,那次出行搭乘的專車後面還跟著一輛用來應急的馬車,這也在當時被傳為笑談。
而在1900年後,總督出行乘坐汽車的行為卻已經成為極為普遍的事情,且政府公務機關的汽車亦開始取代馬車,依如在電話的推廣過程中一般。政府成為了汽車的推動者,也正在總督府以及官廳的帶動下,汽車作為一種新穎的交通工具得到了被人們迅速接受。
這一年為了推廣汽車,東北總督府農商部發起了從大連至上海的“汽車大賽”。經過20天零52分鐘的奮戰,東方汽車公司派出的選手駕駛東方牌汽車車越過各種土路,第一個衝到了終點,而在它的身後,是數百輛來自全世界其它國家的汽車。其中半數未能完成這一賽事。
在1901年的東北,已經生產了3。5萬輛汽車,儘管其中三分之一為政府定單,但其中兩萬輛的定單卻來自國內外,而最為驚人的恐怕就是其產量,這一年,東北生產了三萬輛汽車!而之所以能夠生產數量如此眾多的汽車,完全得益於東北商學院的那位管理大師泰羅在過去多年間做的試驗——生產流水線的試驗。其在《科學管理研究》一書中系統闡述了自動流水線的工作原理和設想。
而早在1897年,世界上第一個生產流水線在瀋陽兵工廠的步槍車間建成,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顯著提高。到1900年的夏天。瀋陽兵工廠的所有車間全部安裝了自動生產流水線。產品的生產工序被分割成為一個個的環節,工人之間的分工更細緻,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都大幅度提高了。川流不息的傳送帶,把整個工廠聯絡在一起。
也正是在那一年,面對激增的汽車定單,新成立的東方汽車公司決定開設自己的生產流水線,生產流水線的投入使用,改變了東北的工業,而對東方汽車公司的改變更是巨大的,在這一年在東方牌轎車受到人們的追捧時。“民生”牌2。5噸卡車完成試製,也是在這一年的夏天,由十輛“民生”卡車組成的車隊,完成了里程長達3。5萬公里的試驗。而與“東方牌”汽車誕生時,其透過新聞報紙等方式為汽車宣傳造勢不同,這種使用55馬力柴油機的“民生”牌2。5噸卡車,卻是悄無聲息的投入生產,而它的第一個採購者是軍隊。
1901年10月,東北軍向汽車公司下達了三萬輛“民生”牌2。5噸卡車的定單。從11月起,剛剛投入使用的載重車生產線便開始全力以赴的投入生產,以完成軍隊的定單。與此同時,在東北軍輜重兵學校出現了一個新的專業“汽車駕駛與維修”。1902年中俄戰爭打響時,東北軍已經培訓了超過四千名具備維修本領汽車駕駛員,到五月,這一數字便超過一萬人,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民生”牌2。5噸卡車產量已經突破9500輛。
在1901年的東北,即便是東北軍的訓練場上培訓的那些汽車駕駛員們,也不知道汽車會給戰爭帶來多大的變化,對於他們而言的汽車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馬車,僅此而已。當戰爭爆發的時候,汽車兵被編成了一個個汽車團,在過去的一個月中,近八千輛汽車組成的23個汽車團從東北各地透過鐵路往蒙古高原集結,即便是在這個時候,也沒有人知道,汽車究竟意味著什麼。
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汽車,將會改變一切!
1902年5月13日,買買城內,十幾間用木板搭出的倉庫內,穿著藍灰色工作服的戰士正在檢查著裝置,這些裝置都是過去的一個月中,用馬車從庫侖城運來的——全部是維修汽車所需要的裝置,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零件,數百噸零件就存於商人的倉庫之中。這是一個野戰維修中心,而在維修中心東部數十公里山地間,上千輛汽車組成的龐大車隊在聚集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