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他們在河岸處構建好防線的話,我認為石喀勒河完全能夠阻擋中國人的進攻!”
因為曾經於那裡勘探過鐵路線的關係,所以列維希爾非常清楚,那條河有多寬、那是一條近一俄裡寬的河流,最深外深達十幾米。而現在又是春天,正是那條河最寬、水流最急的時候。
“應該能守得住那裡,唯一的鐵路橋被炸斷了,我聽說在河岸處,到處都是密集的戰壕,每一俄尺的地方,都有一個拿著步槍的俄羅斯士兵在守衛,中國人幾次進攻的嘗試都被挫敗了……”
提及現在的戰事,尼古拉耶夫大校總算是找回了一絲自信,似乎,現在發生在石喀勒河畔的戰鬥,終於讓俄國找回了面子,不再像過去一樣,總是不斷的挫敗。
甚至就連彼得堡那裡也在流傳著,勝利很快就會降臨,似乎先前的挫敗,除去因為中國人的突襲外,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冬天——嗯,在冬天的時候,軍隊不便於發起大規模進攻。現在春天來了,一切都將會結束,只要在石喀勒河挫敗中國人的進攻就行了。
“可……”
突然,尼古拉耶夫大校的話列維希爾的心底湧起一陣不祥之感。
“如果中國人無法突破石喀勒河的話,他們會不會從其它地區突破我們的防線?畢竟……”
畢竟西伯利亞太過廣闊,而且除了後貝加爾,還有其它地區與中國接壤,或許他只是一名鐵路工程師,並不是軍人,但是他卻知道,如果碰到無法克服的地理障礙,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修改路線,現在中國人被止步於石喀勒河,那麼他們會不會選擇從其它地方發起進攻呢?
“比如說,從蒙古。如果他們從蒙古打來的話,距離這裡只有……”
不等列維希爾把話說完,尼古拉耶夫大校卻是哈哈大笑起來。
“我的朋友,相信我,中國人沒有那麼愚蠢,”
在說話的時候,尼古拉耶夫大校顯得極為自信,這種自信緣自於對自身力量的認知。
“不要忘了在烏蘭烏德,我們有三個師近五萬軍隊守衛著這裡,而且在伊爾庫茨克,我們還有兩個師,可以隨時透過貝加爾湖增援過來……”
五個師,這是後貝加爾以西烏拉爾山以東俄軍僅有的兵力,近十萬俄軍看似兵力不甚雄厚,但實際上,在尼古拉耶夫大校以及其它人看來,已經足夠擊退任何敵人的了,甚至只需要一個師。
“我們有五個師,可是中國人呢?他們既然是派來二十個師,又有什麼呢?後勤,中國人根本解決不了後勤問題,除非他們準備像讓二十個師的部隊像拿破崙時代一樣,靠著馬車以及徒步行軍的方式,越過蒙古高原……”
“可是,不要忘了,他們在蒙古有一條鐵路,那條鐵路距離邊境線只有三百多俄裡!”
“可以距離烏蘭烏德還很遠!我的朋友!”
面對列維希爾的反駁,尼古拉耶夫大校用悟定的口吻說道。
“或許,中國人會調動幾個師從蒙古進攻這裡,但是在離開了庫侖的鐵路之後,他們徒步行軍的話,需要步行十五天以上,即便是他們想透過水路……”
尼古拉耶夫大校自信滿滿的朝著南方看了一眼,然後接著說道。
“嗯,他們確實可以透過水路運輸部隊,但是那卻需要更長的時間,而且,在色楞格河進入俄羅斯之前,那些河流只能航行木排,對於軍隊而言,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除非,他們為木排安裝上蒸氣機,否則的話……”
此時尼古拉耶夫大校的語氣顯得極為堅定,即便是最為無知的軍官也非常清楚,現在的戰爭並不是拿破崙時代的戰爭,軍隊的消耗早已經不再是馬車所能保障的,中國人想要擊敗烏蘭烏德的守軍,至少需要投入十萬人以上的軍隊,他們或許有這麼多的軍隊,但問題是,他們有能力保障這些軍隊的後勤供應嗎?
“一切都是空談!”
第239章 開創時代(求月票)
1900!
是一個新世紀的分界線,同樣也是一個新紀元,至少對於東北而言1900年,在某種程度上標誌著“新時代”與“舊時代”的分別,這一年,在經過近十年的積蓄之後,東北的工商業經濟有如井噴似的發展著。
有一個最簡單的數字可以證明一切,在1899年,東北的鋼產量包括仁川在內只有72萬噸,而在1900年,卻突破了150萬噸,增長了超過一倍,這既是得益於鞍山鋼鐵廠的投產,更重要的是得益於東北對鋼鐵的需求,那一年美國生產了1035萬噸鋼鐵,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