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死了這條心,”
“話也不能這麼說,可若是,若是當真調走一鎮新軍,那這咱們這邊……”
可以說,這是簡單到甚至沒有任何策略的遊戲,其簡單到會讓人一眼看出朝廷用意來,但縱是李鴻章面對這個誘餌,也為其中的益處而大為心動。有時候,總是如此,最簡單的計謀,就是最有效的計謀。
“嗯,容我再想想……”
而對朝廷丟擲來的誘餌,心有所思的李鴻章,卻只是撫須不語,他當然知道,吞下這個誘餌意味著什麼……
第138章 內憂之因(求月票)
作為“民間機構”的“東亞經濟調查局”其主要從事“經濟調查”,以便為北洋公司提供情報諮詢,最多隻是與經濟統制委員會有一定的聯絡,畢竟其在名義上是屬於“東亞經濟基金會”,而這一基金會卻又受經濟統制委員會的扶持。
與之類似的“民間機構”,經濟統制委員會透過基金會扶持資助了數十家,其扶持它們當然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如東亞經濟調查局,其接受扶持的原因是基於經濟情報上的需要,畢竟經濟統制委員會需要制定種種經濟計劃,還有如科技調查局那樣的機構,他們更是承擔著對西洋各國科技發展調查工作,可以說東北的技術引進、裝置引進完全依賴這一機構提供的技術支援,甚至就連同大連船廠採購的萬噸水壓機,更是早在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剛開始試製時,科技調查局便獲得了這一資訊,準確的評估其價值,然後建議公司加以引進,當然,最好能夠實現國產化。
而相比於科技調查局決策著東北的技術引進,“東亞經濟調查局”卻有些不顯山不露水——幾乎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這個機構,除去每天遞交的數以千頁的經濟情報資料外,委員會幾乎不會與其發生聯絡。
似乎他真的是一個民間機構,與政府沒有任何聯絡的民間機構,只是接受一定的資助罷了。
嗯,當然這是表面上的!
實際上,它是對東三省總督負責。更準確的來說。是向唐浩然本人負責。在情報局的日常工作。包括每一個官員的任命、所有工作人員的晉升,都會強調一點,情報局直接向總督本人負責,至於東亞經濟調查局……只是一個偽裝。
三年前,當東亞經濟調查局的雛形“統監府情報處”成立時,誰也未曾想到,有朝一日,那個只有幾十人的情報處。會發展成為一個擁有上千名職員的龐大機構,非但如此,還建立起了調查員學校以培養調查員,而在那些學校中,甚至還有局裡透過一些渠道,從各地收養的孤兒,其中不乏西洋人——畢竟東方人與西洋人的相貌有著明顯的區別,所以,他們才會收養西洋裔孤兒,對於加以培訓。以備將來之用。
總之,經過幾年的探索。情報局變得越來越專業,正在一步步的擺脫了最初的原始。成為這個時代,最為專業的情報機構。
但這一切,對於外界而言,仍然是個秘密,正如情報局本身一般,或許在官方稱謂中依然保留著“情報局”,但那只是一個聯絡機構,甚至就是在總督府內部,也沒有幾個人知道,遠在郊外的那座“東亞經濟調查局”,才是真正的情報局本部。
但秘密就是秘密,不為人所知,在某種程度上,這正是情報局所需要的——不引人關注,無人注意,只有如此,他們才能夠儘可能的收集更多的情報。
一輛馬車駛出了情報局位於的那片樹林後,便於公路上奔走著,被兩頭高大的西洋挽馬牽挽的洋式馬車,不緊不慢往市區內行駛著。
一個多小時後,洋式的馬車來到了大連城市中心的府邸街,這條街道上無一例外的都是府中高官的官邸,寂靜的街道上,鮮少見到普通的路人,只是街心花園中,似乎有一些便衣警察在暗自巡邏。
儘管這條街道是開放的,但因知道住在這裡的人們大都是身份顯赫,所以很少有普通百姓進出這條街道,所以倒也顯得很是清靜。
馬車停了一處大門外,車上的乘客下了車,直接走到大門處,衛兵對乘客的證件稍做檢查之後,便開啟了大門。
進入官邸的乘客走在樹蔭下,可以看到地上有些一落葉,此時秋色已濃,不過那草坪依然青翠非常,對於李幕臣來說,這並不是他第一次來到老師的家中,但卻是第一次見到老師全家人都在官邸後方的花園草地上——側背對著他的是夫人,穿著一襲漢服的夫人則於一旁抱著尚不足週歲的小姐,似乎正在教著大小姐走路。
如果說現在的東北那些貴婦之間流行什麼服裝,只需要看夫人就行了,夫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