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中陣亡的最高階別軍官。
雅可夫的死,對戰局沒有任何影響,西岸的“肉彈”很快就被清光,坦克旅的“火牆”推到東岸,原先佯裝退卻的第36摩步師也從兩翼殺了回來。
在橫寬約12公里的正面戰場上,日軍已是三面受敵,這一突發情況令步兵集團驚慌失措。小松原未對第23師團、第7師團下達任何正式命令,但這些部隊都自動停止了進攻。
如果說上午還能彼此對攻一下,下午就基本沒日軍什麼事了。
關東軍費了牛勁,湊足82門火炮,以為很了不起,不知道蘇軍光在西岸蒙古高臺就有92門重炮,東岸尚有172門各式火炮。在遭到火力攻擊後,這些炮立即往後遷移。
蘇軍設有多個預備陣地,火炮搬運的機械化程度又高,不像日軍那麼費事,因此很快就轉移到了新陣地。在依靠偵察機校正目標後,他們開始了令人恐懼的大反擊。
同是重炮,在效能上日軍被蘇軍甩了一條街不止。以150毫米加農炮為例,蘇軍射程可達30公里,日本的只有18公里,其他中小口徑火炮差距更大。蘇軍新陣地比原先的位置退後了10公里,遠在大多數日軍重炮的射程之外,日軍火炮就算踮起腳都射它不到,炮彈飛著飛著,中途就掉了下去。
日軍前沿的步兵指揮官透過望遠鏡,可以清楚地看到蘇軍炮兵陣地。那裡熱火朝天,炮兵只管把一發發炮彈塞進滾燙的炮膛,指揮官則嘶啞著喉嚨一遍遍重複釋出射擊命令,他們完全不用顧忌日軍的炮彈,有人嫌熱,甚至索性脫光了膀子在裝彈發射。
反過來,日軍炮兵陣地的機動能力很弱,挽馬牽引還佔著很大一部分,炮兵沒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快速轉移,結果被對方一打一個準,一打一個死。
最讓日本人不得不服的是,蘇軍在炮彈使用上幾乎無量的限制,炮兵想用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