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弟猜想現在很多商賈來詢問水泥怎麼賣,不少都是看了報紙才來的吧。雲飛兄,這樣分日報一份,你沒有意見吧?”

“當然沒有!”周季答道,“這廣告的威力,子賢,你難道認為為兄看不出來嗎?”

沈歡笑了:“那就好。至於雲飛兄說的要平分,雲飛兄,小弟不是說了,在官場,沒錢不行,但錢多了反而是禍事。這水泥作坊一年二三十萬貫地收入,很多人會眼紅的,明眼人要是打聽到我家佔了三四分,少不得會使出各種手段來攻擊呢。現在降為兩分,一年只得四五萬貫,還比不上那些大家族呢!所以啊,雲飛兄,你說要平分,是要害小弟啊!”

“可也能能讓你吃虧!”周季嚷道,“所經營的東西,都是用沈伯母的名義,與你何干?”

沈歡怒道:“總之就這樣定了!小弟會讓人寫成明文,人手一份!”

“慚愧啊!”歐陽發嘆道,可也知沈歡自來就有主張,難以改變他的決定,想想果真是為了報紙著想,也就慚愧接下了。

看到周季還要說話,沈歡又道:“雲飛兄,一份水泥,就讓你如此計較了?”

“什麼意思?”周季大惑不解。

沈歡嘿嘿笑道:“水泥現在這樣賺錢,大出小弟意料。雖然三年下來,也有數十萬貫,可與小弟許你的十倍家財,還差得遠呢!”

“子賢的意思是你還有很好地專案?”周季果然給吸引了注意,雙眼大放光芒,盯著沈歡,生怕放過任何一個表情。

沈歡笑了,很燦爛:“若是沒有準備,小弟豈敢選擇來海州?雲飛兄,這個專案,就快要進行了。如果你有興趣,過些日子就跟小弟到東海一趟吧!”

“有興趣,有興趣!”周季像餓狼遇見了羔羊,“為兄心急了,子賢可否告知要做地到底是什麼?”

第二百○九章 海鹽

沈歡最終還是沒有向周季透露他到底要幹什麼。// ~~。 ~~在去東海幾縣之前,他還有一番要忙,而且還是天昏地暗的那種。

首先就是免役法的實施。他把王安石的募役法改良了一番,最大的特色就是符合在裁掉廂軍的計劃內。那麼,改編廂軍便成了迫在眉睫之事。是免役法得以推行的最大保障,他已經考慮到,免役法的推行,按人口不論等級戶口,一定程度上觸犯了一些階級的利益;如果沒有另一個受惠群體頂上來,那麼激起議論與反對,是不可避免的事。

事實上王安石變法的一系列法令中,這一條應該是他最得意的法令了,以至於司馬光上臺廢掉之後,他會發出“以至於斯”的感慨。沈歡心想,如果不是王安石其他法令的拖累,此法如果實行下去,已經與明代的一條鞭法差不多了,當然,這是對於土地百姓來說的。

而王安石對於此法的應用,最大的缺陷就是太過急功近利了,得罪那些等級高的階級之後,他竟然連女戶與僧侶出家人都要納一半的助役錢,為了財字,嚴迫至此,難怪人家會非議反對了。

前車之鑑,沈歡有了教訓,想來想去,最終把它與廂軍掛鉤。借裁廂軍的名義,推行此法,好處就是反對的聲音應該小一點,缺點就是收入少了許多,七八成收入都用於安置廂軍去了。畢竟這些傢伙什麼事都不做,只是軍籍,待在那裡都能一年領到三十多貫錢,現在要他們去做建築之類的重工,如果價格不更高一些,應該沒人會傻到去受累的。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換句話說,就是人人都是貪財的。都是圖利的。有錢能使鬼推磨,何況人乎!果然。在重利的允諾下,海州的一千廂軍,基本上都頭同意了知州大人建議地組建工程施工隊,每年去做海州百姓的徭役。沈歡與姜謙等人商議計算,決定把每年給廂兵地價錢是四十五貫,足足比他們在廂軍領的軍餉多出十幾貫。

十幾貫錢。足夠一家五口過個三五個月了。何況廂軍一人入了軍籍,全家都是軍戶,不得再經營其他,連土地都沒有了。除了能夠勉強過日子外,如果要寬裕,則不大可能。現在可以脫離軍籍,還保障一家的生活,雖然累了一點。不過卻解放了家庭的勞力,如果大家再勤快一點,找點事做,那麼家庭不說富裕,卻也會寬裕起來,至少日子不必再過得緊巴巴的了。

另外,在《海州日報》的新聞大事上。一連幾期。都在宣傳知州大人地免役法令。大肆吹噓此法一旦在海州實行之後會產生的利益。其中最吸引廣大百姓的便是有徭役之人,只要出個兩貫錢。便能免卻一年幾個月的徭役,從此可以自由生產。不再受時間地拘束了。淮南幾路相較而言,是大宋數得上號的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