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部分

學。不要排斥,不要鄙夷,而是兼而容之,並而包之,成為我大宋的新文化之學。是為孔子所言擇善而從不善而改之理!”

“古今中外,相容幷包……”歐陽發連連失嘆,“子賢,你之所言,總能發人深省。好吧,為兄讓你說服了。這個大學,就按你說的去辦吧。不論他是平民或者乞兒或者貴人,入得我大學之門。皆是學生。沒有地位地差別,否則就勿入斯門!也不論他是商賈或者技工。只要能出眾無雙,也都上得講席。為大家講習,聽與不聽。就看那些學生的造化了。”

沈歡笑了,說實在的,如果這個大學真能按他地思路辦下去,也許,這裡才是這個時代新思想地中心。要想改革,教育為先。這裡才是他思想精髓的所在呀,也許,他能從這裡看到時代地希望。

沉吟了良久,沈歡說道:“我等要相容幷包,但是,伯和兄,你也知道,外頭迂腐之人不少,特別是一些大儒,也許更會激烈反對。現在有雜誌,有報紙,如果他們一致反對,形成輿論,可能會誤導眾生。因此,這個山長人選,必須德高望眾,要鎮得這天下文人。因此……嘿嘿,以小弟看,沒有人比令尊更合適了。”

“家父?”歐陽發大是吃驚,“不行不行,子賢,家父已經致仕,算是退隱了。哪能出來主持事務,再說了,京城與海州,路途遙遠,家父年事已高,怎能奔波。”

沈歡笑道:“伯和兄過慮了。永叔先生雖已致仕,可現在不一樣在雜誌從事編輯工作嗎,哪裡算退隱了。何況教學育人,是多麼有意義之事,永叔先生一生以提攜後進為己任,想必對這個大學,很有興趣的。至於說路途遙遠,伯和兄,當年永叔先生還打算回江西老家呢,那裡不是比這裡更遠?說先生年事已高,更沒道理了,先生現在不過六十,打了多年太極,這些年,精神與身體都好得很,伯和兄就不要騙小弟了。何況雖是山長,只要出頭鎮住一眾反對者就可以了,具體事務,交由他人去做即可。何況伯和兄現在又把事業都放在海州,永叔先生到來,你也可以就近照顧,以成孝道。海州氣候適宜,比京城還要適合養老,先生來此,更是頤養天年。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歐陽發苦笑連連:“子賢,給你這樣一說,好像理都讓你佔盡了。可是,就算為兄同意,家父也不一定願意呢。也許他不認可我等地辦學主張呢?”

沈歡大喜,歐陽發的意思就是他同意了。只要他同意,就好辦了。他要請歐陽修過來,看中地就是人家的名頭,歷史上,歐陽修沒幾年可活了。不過據說現在身體很好,因為沒有歷史上那等鬱悶,過得頗是滋潤,想必可以再多活幾年。他又退出政壇了,請他來主持,就算那些學子認他為老師,又有何怕?當年他請歐陽修留在京城,現在請他過來,對方應該要還個情了吧。何況有他兒子在這裡,更憑添幾分可能。

再說了,歐陽修從來就不是迂腐之人,他一直都主張變法,不過又不同意王安石亂搞而已,與蘇軾一樣,是個寒暑論者。也就是說,只要歐陽發盡力解釋這個大學地功用,以蒼生為念,歐陽修應該會動身過來的……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航海

辦大學一事就這樣說定了。/ /沈歡抵住了誘惑。不敢去做這個校長。將由歐陽修出馬上任。

有歐陽發在手。他也不怕歐陽修不來海州。歐陽修現在致仕在野。老來思動。想必也願意教授萬千學生。雖然說大學與之前的私塾或者書院不同。卻依然以教授學識為住。何況也有儒家經典要教。還算是教化之功。文人好的不就是這一口嗎。沈歡算是看住了歐陽修的心思。

事情也不急。歐陽修來與不來。這個大學都要辦起來。因此。現在的事。就是找的買的。還有籌劃如何構建。前者可以交由別人去做。後者則需沈歡親自出馬了。另外請歐陽修移駕之事。當然交由歐陽發去做。

以他兒子的身份。去請老子來幫忙。很合適。加上沈歡與歐陽修的交情。送上他親自邀請信函。歐陽修估計也就從了。

商議妥當。接下來的日子。沈歡除了謀劃大學的構建外。就是關注海鹽一事。鹽場已經建好。開始了生產。周季不敢怠慢。已經趕到了東海去主持這一切。等到三月的時候。沈歡也接到了他的喜訊。說鹽已經出了上百萬斤。準備再過半個月作用就出海了。而杭州方面定製的大海船。已經交付了五艘。還有五艘在三月中旬左右也可以開到海州來。看看進度。沈歡大手一揮。準備過了十五。就把三百萬斤左右的海鹽放出去了。

十艘海船。用七八艘來運鹽。其餘用做生活之用。什麼淡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