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賢,你能否說得通透一些?”
沈歡只能說道:“說白了就是看看我朝的在各地互通訊息的設施,跟不上百姓的需要了!老師,我朝像傳送信件之類地東西,靠的是什麼?”
“驛站!”司馬光沒有猶豫地說道。
“是的,是驛站。但是老師不覺得驛站少得可憐嗎?基本上只有到州縣才有那麼一個。而且還是大多傳達朝廷公文地驛站。百姓或者商賈,要給另外一地之人傳達資訊,還得靠拖人幫忙帶去。如果沒人去那個地方,只能無奈地作罷。如果……我們能把更多的驛站開到縣下面去,為百姓商賈傳送信件或者物品,老師認為怎麼樣呢?”
司馬光剛想說“有這個必要麼”,突然想起沈歡提起的裁軍計劃,不由愣了:“子賢,你是說把這些廂軍下放到各個驛站,專門做傳送之類的事?”
“是的,老師,學生命其名曰郵政。何為郵?就是幫你送東西到你需要送到的地方,只要你寫上送達的地址,交給朝廷開的郵政驛站,我等就會幫你把這東西送出去,從此地到彼地,再到他地,一站連著一站,直到到了目的地為止。當然,你要郵政驛站幫你送東西,我等花了人力物力,你總要付費吧?只有你付了費,我等才能僱傭更多地驛站人士幫你送東西,才能給你更好的服務。而驛站工作之人,當然是我們要裁的廂軍!老師,您說,這可行麼?”
司馬光總算聽明白了,最後皺眉道:“驛站送東西,需要馬力。子賢,如果按你所說,全大宋都開了遍,那要多少馬力呀!這個恐怕朝廷就不能答應了!”
大宋缺馬的情況沈歡當然清楚,他還記得自己想出了走私的法子從西夏人那邊騙了不少戰馬呢!
他早有計算,聞言笑道:“這個老師多慮了!學生所說的驛站,可不單是州縣聯絡而已,而是規模到村鎮。這裡村鎮要送東西出去,當然不會直接送到目的地,而是可以先由此村鎮,送達鄰里村鎮,一個接著一個,直到目的地為止。如此每個驛站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大多走路都可行,如果物品多了,至多也就是用用牛車罷了。費不了多少馬匹,這點絕對可行,老師就不必擔憂了!”
司馬光聞言愁眉舒展了開來,喜道:“聽子賢一解釋,還真有那麼一點意思了。可是,你覺得有人願意花錢去讓你送東西麼?”
“老師,剛才不是說過了麼?我朝百姓民生殷實,對此需求太大。老師難道沒聽過下面之人抱怨過兩地互通訊息太過不便了嗎?老師,如果您是平常士子百姓,要從開封給江寧地一個朋友寫封信,因為您是平常百姓,本來朝廷的驛站不肯替你送達,只能等剛好去江寧的朋友幫忙託送。可這些朋友不一定就去江寧,或者說去也要幾個月之後,現在有郵政驛站,只要你花上幾十文錢,就能在一個月左右幫您把信送到。您肯花這幾十文錢嗎?”
“老師明白了!”司馬光恍然,“原來如此,就是靠著驛站多,專為民用!可是幾十文錢能抵事麼?”
沈歡笑道:“幾十文只是個大概數字,具體多少,可以商榷。大體就是近的地方便宜,遠的地方貴一點。總體來說是算距離遠近與物品大小。學生仔細算過了,因為需求太大,只要驛站一開,基本上每天都能接到業務。先以百文來計,一天十來次,那麼就是一兩貫錢,一個月就有三五十貫,一個驛站十個人,每人每月能得三五貫錢。這可就比廂兵的軍餉還要稍高了,只要這些廂兵願意進去,給他們脫了軍籍,家人也能做點其他事了,雖然辛苦了點,不過估計還是有很多廂兵願意進去的!如此就能讓這些廂軍自食其力了,再也不用從財政上拿出錢來給他們!”
司馬光也越聽越興奮,道:“不錯不錯,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子賢,此計甚好!甚好!”
沈歡又道:“老師,我大宋大概有兩百多個州,一個州十來個縣,學生猜想一個縣能設一個郵政驛站,那麼一個縣就能容一千個廂兵,兩百多個州,大概能容三十萬廂兵,如此一來,大半廂兵就真裁掉了!”
“甚好甚好!”司馬光激動得只能兩眼放光喃喃說著了,“子賢,你都策劃完畢了吧,快點整理成文,做好準備,老夫要把此策獻給官家!”
第一百九十四章 帝寵
聽到司馬光的急切,沈歡突然有點尷尬,道:“老師,此策唯一缺點就要花的時間要長了一些。 //學生說過,此事關係重大,不能一蹴而就。再說天下各路情況都不一樣,需要也不一樣,相對來說,江南諸路需要大一點,西北西南小一點。那麼就要分階段實施,先從需要大的各路開始建設,等有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