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咦,沈兄弟,這是什麼?”

“不是說了嗎,蒙學的文句。”

“不是這個,這些……是什麼?”

沈歡靠近一看,發現周季指的是從為見過的標點符號,笑得更歡了,道:“這是小弟發明的標點符號,用來斷句讀的,你看,這是逗號,表示……這是句號,表示句子完結;這呢,是感嘆號……”

一一把常備的標點符號都說明了一次,周季跟著閱讀,更覺方便,不由抬起頭來,大聲說道:“沈兄弟,這東西……簡直絕了!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小技藝而已,技藝而已!”沈歡只能謙虛地說道,其實更應該說是“記憶”而已,只是從腦子裡翻出來一一寫上來,毫不費力。其實古代也有斷句讀的標點,蒙學時夫子讀一句,大家就做個記號,不過很簡單,只是些大圈圈而已。當然比不得後世那些花樣百出的標點,也難怪周季震驚了。

他這次剽竊的是《三字經》。司馬光是個高官,重實用,輕浮華,若是寫些詩詞給他,除非把有宋一代的名詩名詞一網打盡,不然估計是難以打動他的,因此經過思考,決定把《三字經》鼓搗出來。《三字經》相傳是南宋出現的讀物,三字一句,字後壓韻,極易成誦,區區千字,卻囊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以及道德方面的內容,實在是不可多得的蒙學讀本。《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三字經》成文最遲,卻後來居上,影響力比後兩者更深遠,被稱為“蒙學之冠”。而此次在《三字經》上,沈歡第一次動用後世標點符號,用以句讀,重要性應該更突出才是!

大宋重文治教育,把此書獻給司馬光,作為他進攻司馬光的“敲門磚”,想來更容易成事;之後由司馬光進獻朝廷,此書成就非凡,朝廷方面沒有理由不重視的道理,若能頒佈天下所學,想來會對進獻的司馬光有所賞賜,而司馬光為人清正,不會獨吞功勞,把他這個原作者一說出來,就是不加官進爵也能在朝廷上層打個名聲混個臉熟,為以後仕途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是沈歡打的如意算盤。

想到這裡,沈歡不禁感謝後世的爺爺,他爺爺是個接受私塾教育的人,打小就是從《三字經》開始啟蒙,後來在沈歡五六歲時,也逼著沈歡天天背誦這本《三字經》,教他認字。因為反覆背誦,又是韻文,到現在都不曾忘記,可見逼迫式教育也不無好處,至少應付起穿越來能得心應手。

“沈兄弟,這次此書你打算怎麼處理,刻板頒行?”周季不明所以地問。

第二十五章 司馬光

“自己刻板頒行?”沈歡神秘一笑,“雲飛兄,若由小弟頒行,能傳幾里之遠,學者又能有幾何?還不如交由朝廷來做吧!”

“朝廷?”

“正是!”沈歡點頭說道,“以朝廷之力頒行,須臾即能傳達天下!”

周季也點頭說道:“也是,雕版印製,費時費力,自己頒行,得不償失!”

“雕版?”沈歡笑了,“雲飛兄,待小弟閒下來時,可以鼓搗一些印刷器械,改進這個印製法子!”

“哦,你有什麼法子?快說說!”

“不急,這事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辦成,待有時間再說吧!”沈歡打算把活字印刷術在這個時代鼓搗出來,不過因為對這個時代現有的印製技術還不熟悉,也沒有相關門道,只能今後再抽出時間來去改進。 /雖然說畢昇那個平民早在幾十年前就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不過因為是泥活字,容易損毀,技術不過硬,因此還沒有盛行。這個活字印刷一直到明代才發達起來,之前因為戰火,活字印刷作品流失不存,使得後世某個半島國家不知廉恥地把這個印刷術說成是他們的發明,還堂而皇之地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可忍孰不可忍!現在他沈歡回來了,怎麼可能還讓這種丟人的事發生!他要讓活字印刷作品盛行天下!

沈歡此時還沒有意識到他這個想法對這個時代產生了多麼巨大的影響。而活字印刷作為一個支點,為大宋朝帶了一場足以改變後世的變革,中國式的文藝復興即將到來!

周季突然問道:“沈兄弟,你有把握讓朝廷頒行這東西?”

沈歡說道:“小弟早有打算。雲飛兄,朝廷官員是不是公假過年了?”

周季說道:“正是,今日已經是臘月十六,朝廷在昨日已經宣佈公假,如今的朝廷官員都在準備過年事宜,就是整個開封城之人都在為過年打算著呢!”

沈歡道:“那剛好,如今才過晌午,小弟打算去拜訪知諫院司馬光大人,你是否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