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清奇,風度有加,眼神熠熠生輝,神光極其凌厲,自有一股令人沉迷的氣質。熟悉的王旋跟在他後面,恭敬有加,沈歡心裡一動,難道這就是王安石?不由倏地站了起來。
王旁也快步走了過來,低聲說道:“沈兄,這就是家父。”
沈歡心裡一震,仔細打量,來人雖然風度有加,但是衣服不算平整,那一頭的長髮,雖不至於能與鳥窩相比,卻也很有特色,這裡一撮那裡一堆,都不馴服,此起彼伏,剛硬如他的主人;另外他的臉竟然還有斑斑點點,仔細一看,卻是墨汁之類的東西。這不正是傳說中的“衣垢不浣,面垢不洗”的王安石麼!對於王安石的糟蹋與不修邊幅,古書裡是多有記載的:有一次他與人上朝,卻讓皇帝看見有蝨子從他脖子爬上來,一直溜到鬚子裡,不由大笑,他卻不知所然,下朝後問其他大臣,為人所笑!
沈歡心神俱震,名人啊,這是他第一個見到的歷史名人,既生疏又熟悉,腦子裡有了不真實的念頭,時空的概念也在這一刻發生了混淆。這一刻,他才真正發覺,這是十一世紀,他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平凡之人,而世間也不復有二十一世紀的沈歡。也不再是莊周那般“夢蝶還是蝶夢”的感覺了!
確定是王安石後,腦子裡浮現史書上對他的描寫:“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安石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正要上前見禮,只聽傳說中的王安石清朗笑道:“誰是寫‘明月幾時有’計程車子?”
沈歡趕上前去,恭敬行了一禮,道:“晚生沈歡,拜見王大人。”
此時的王安石也頗有驚訝之感,早就聽說《水調歌頭》的作者年不過十六,但畢竟是聽聞而已,如今真人就在眼前,還真有不敢置信的念頭,不由仔細打量起對方來,一身青衣,清秀有度,尚未及冠,不由笑道:“如今開封不少文人士子極欲一睹閣下真貌,沒想到倒是讓王某先見著了。不用多禮,既已下朝在家,當不得‘大人’稱呼,加上你又是旁兒朋友,更不必那般虛禮。”
沈歡趕忙點頭稱是,王旁待王安石坐下後,才給他介紹一旁的周季。周季上來見禮的時候,王安石只是點頭微笑,話倒不多了。
片刻之後,王安石又笑道:“聖人也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旁兒,沈賢侄既有大才,以後還須虛心結交請教,不可大意了。”
王旁恭敬地道:“父親吩咐,不敢或忘。沈兄詩詞對子之學,天下無雙,旁兒當虛心學習。”
王安石聞言倏地說道:“詩詞小道爾,不可沉湎其中,還須把心思都花到學問上來,不要本末倒置了!”
沈歡聞言心裡一突,他平時也總是客套說詩詞技藝小道,不過那是用來敷衍別人的,如今聽得別人在耳邊說教著,不由得有點不開心,這個王安石,教育兒子也不用當著別人的面吧,難道不知道他就是靠一首詞成名而已嗎?
王旁說道:“父親教訓的是,沈兄也經常說詩詞只是技藝,看來倒與父親英雄所見略同了!”
“哦?”王安石來了興趣,不客氣地看著沈歡,笑了起來,“沈賢侄詩詞揚名,能有此見識,倒也比前朝柳三變要強上不少了!年輕人,就是該把時間精力花在學問上,若憑詩詞做些娛樂玩笑之事,不過浮浪之徒而已!”
沈歡心裡覺得很彆扭,卻也不得不說:“介甫先生教訓得是,晚輩自當遵行。”本來想說些請教之類的話,如今王安石主導了局面,這些客套,反而不用說了。心裡不禁苦笑,王安石不愧是強人,總是要把場面控制在手中,別人只能跟著他的思維走而已。
王安石突然問道:“沈賢侄,你那副長聯,老夫思之良久,尚不能妥善對出下聯來,你心中是否有了佳思,說將出來,也好讓老夫得益一二。”
沈歡連道不敢,接著把那首長聯的下聯唸了出來,最後說不過是偶有所想而已,當不得什麼。
王安石把須沉吟,唸了幾下“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不禁滄桑,嘆道:“看來沈賢侄真是胸有丘壑之人!”
沈歡一愣,轉而細思,此下聯不無落寞之意,王安石這個有心人聽了,也難怪會另有所想。想到王安石半生,十多年在地方為官,做過知縣、通判、知州,一路展轉,如今也不過是個知制誥而已,相當於皇帝的秘書,與他的理想大有所異,難怪失意了。要知道,他可是在仁宗朝就上過萬言書,要求皇帝對天下進行改革,如今,多年過去了,心中所學,一無進展,於是大生感慨。
沈歡想到今天的來意,不由著急,還是快點進入正題吧,不然就達不到觀察的本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