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聽。”
李鴻章一聽,感覺不對,急忙改口:“門生信口胡說,錯了,請老師指教。”
曾國藩又梳理起鬍子來,鬍子稀疏灰白,像要脫離主人的下巴而去。
他盯著李鴻章,盯了許久,才氣定神閒地說道:“依我看,一個字就足夠。”
李鴻章猜到了,但不說。
“誠!”曾國藩洋洋得意,“‘誠’能動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聖人說忠信可行野蠻之邦,這是不會錯的。我心中既沒有實在力量,不管你如何虛強造作,他是看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不如老老實實,推誠相見,與他評情說理;雖不能佔到便宜,也不至於吃多大虧。無論如何,我的信用身份,總是站得住的。腳踏實地,縱是跌倒,也不會摔得太重,想來總比痞子腔靠得住一點。”
李鴻章琢磨了半天,一拍大腿:“老師的話真如醍醐灌頂,我知道了。”
李鴻章是“真知”,在直隸總督任上,和洋人打了多年交道,李鴻章可謂勝任有餘。多年以後,他談到其外交方針來,總把曾國藩的教導放在心上:一、要自強;二、以誠相待。
曾國藩確信李鴻章是真知後,放心地走了。回金陵前,他照舊要去京城向慈禧“請訓”。
審理刺馬案
他很真誠,慈禧也很直接。
一見面,慈禧就問:“馬新貽被刺這事很弔詭啊。”
馬新貽原本只是個安徽某地的小知縣,太平天國定都金陵後,他棄文從武,帶領軍隊和太平軍作戰。他本無輝煌的戰績,但升遷卻異常快,1864年時是浙江巡撫,1867年就成了閩浙總督,曾國藩由兩江總督調任直隸總督後,他就成了兩江總督。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慈禧插進湘系集團的一枚釘子。
馬新貽被刺於由校場閱兵回總督府的路上,刺客當場被捉,自稱叫張文祥。這就是刺馬案,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馬新貽被刺後,整個中國風言風語。有人說是太平軍餘孽乾的,只是為了替死在馬新貽手中的兄弟們報仇。還有一種說法讓曾國藩大為不安:馬新貽是被湘系集團謀殺的,因為曾國藩不想讓兩江總督這個肥缺落到非湘系人手裡。
慈禧單刀直入,曾國藩明白,慈禧心有疑慮,但又不能明問,所以用這個問句試探曾國藩。
曾國藩心領神會,毫不猶豫地給了回覆:“馬新貽被刺這事的確很弔詭。”
慈禧錐子般的目光審視著曾國藩,沒發現任何異樣:“馬新貽辦事很好。”
“是,他辦事平和、精細。”曾國藩淡淡地說。
“你要還他一個公道。”
曾國藩提高音量:“臣一到金陵,就一心一意審理此案。”
慈禧在簾子後微微點了點頭,不再說話。曾國藩自然也不會開口。
許久,慈禧問:“你的身體如何?”
曾國藩誠實地回答:“腳腫雖消,但兩腿痠軟,行動維艱。尿頻、尿痛、尿不盡。這隻好眼,也要壞掉了。”
慈禧輕輕“哦”了一聲,雙方的談話就這樣結束了。
沒有結束。
十天後,慈禧聽說曾國藩竟然還在京城,而且絲毫沒有要回金陵的意思。於是她再召見曾國藩,一面就問:“你什麼時候去金陵?”
曾國藩回答:“三日後就啟程。”
“為何還要等三日?”
曾國藩聽出了慈禧的不耐煩,慌忙跪下。他想說的是,三日後乃良辰吉日。
但這話不能和慈禧說,慈禧也沒讓他說,略帶訓斥的口氣道:“金陵的事要緊,你早些去!”
曾國藩立即回答:“馬上就走,絕不敢耽擱。”
第二天,慈禧問:“曾國藩走了嗎?”
人回答:“正在收拾東西。”
第三天,慈禧又問:“曾國藩走了嗎?”
人回答:“在收拾東西。”
慈禧很不高興,人告訴他:“曾國藩做事向來平穩緩慢。”
“放屁!”慈禧幾乎要跳起來,“他在拖延。”
六天後,曾國藩終於上路了。上路前,他去見慈禧。
慈禧譏諷道:“終於要走了。”
曾國藩叩頭,慈禧要他起身時,他起了半天,才勉強站起。
“你的病不算重。”慈禧笑道。
曾國藩不知慈禧什麼意思。
慈禧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還能跪著。”
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