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爺又問道,最近有來犯嗎?
軍官道,入秋以來沒有侵犯過。據臣派出去的探子來報,外族部落間矛盾重重,各自為王,你爭我搶,自顧不暇。
三王爺道,我們趁機消滅他們如何?
軍官道,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一則,外族內部作戰都是小規模突襲,彼此傷亡不大,我軍出擊易適得其反,會逼得他們聯合一致對外,於我軍極為不利;二則,冬天氣候嚴寒,戰士們穿著棉服本就行走不便還要穿盔甲,更不利於作戰;三則,外族無犯,我軍師出無名,不得人心,戰士也會產生反戰心理。
三王爺誇讚道,看你年紀輕輕,卻如此精通兵法。你叫什麼名字?
軍官道,在下衛國。
三王爺笑道,好!好!好!有你衛國,邊關無憂矣!朝中有個李衛國,也被派往邊關防守。
衛國道,臣和李將軍有過一面之緣,相談甚歡。
當夜三王爺在燈下寫奏摺,奏報嘉怡關的情況,貼身隨從走進來,道,王爺,這個包袱裡的東西從王府帶出來您還沒開啟過。
三王爺抬頭問道,什麼包袱?
隨從答道,就是王爺離京前皇上差人送到王府的那個。
三王爺低頭繼續寫,道,怎麼想起來拿出這個?
回稟:小的收拾行裝,覺得裡面包的似是禦寒之物,王爺何不開啟看看,如果是就穿在身上禦寒,也是皇上對王爺的一片心意。
三王爺用手指點著他,笑道,下次不能帶你出來,話多得聒噪,我都不知道怎麼寫這份奏摺了。那就開啟看看吧。
隨從一聽這話,立馬動手解開包袱。
王爺,是銀狐皮袍。隨從用手摩挲著柔滑細軟的皮袍,眼裡一片驚喜之色。
三王爺抬頭看時,驀地愣在那裡,臉上一片黯然。
兜兜轉轉,皮袍最後又到了他這裡。皇上是什麼意思呢?關懷?動怒?
三王爺沒了心思,站起來在書案後面來回踱著步子。隨從見狀,恐怕自己惹了禍,悄悄走出去。
不一會兒,他又走進來,回稟:王爺,衛將軍求見。
快請他進來。
衛國道,邊疆苦寒,沒有什麼好招待王爺的。下官這裡正好留了一罈從老家帶來的燒酒,禦寒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