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部分

五度四十分?”藉著燈火,趙瑜低頭看海圖,“已到海壇山了!”他抬頭看風色,“明天日落前應該就能到湄嶼了!”

注1:牽星板,是我國古代用來計算緯度的工具,一套十餘塊烏木板,由小到大,以指為基本單位遞增,一指合今日1度36分。又有一塊兩寸長的小象牙板,上有刻度,把一指細分為四角,一角合24分。也就是說,牽星板能把緯度的測量精確到半度。

注2:朱聰、朱明:這兩人與鄭九、鄭慶、鄭廣一樣,都是南宋初年有名的海盜,兩廣福建。

第三十七章 湄嶼(上)

政和三年六月初七,丙辰。/ 【西元1113年7月21日】

“救苦救難、顯德顯靈、通賢靈女在上,弟子興化軍都巡檢使、右武郎鄭某,至誠恭敬,禮敬稱念。求靈女佑吾家人平安無災,萬事順達……”

香菸嫋嫋,鄭九長跪於地,默頌禱詞。低眉順眼,花白的鬍鬚微微抖動,神色恭敬至極。他面前的神像,豐頤慈目、品貌端嚴,鳳冠霞帔、裙裾宛然,乃是莆田海民所虔心供奉的通賢靈女。

這通賢靈女,本名林默娘,正是數百年後的被中國沿海乃至南洋各地億萬華人所頂禮膜拜的聖母天后,海神‘媽祖’。南宋時的‘靈惠昭應夫人’,元明時的‘護國明著天妃’,直至清康熙年間被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乃是船工、漁民、海商的守護神。不過在此時,還只是福建路上一個未被官方承認的地方神明,僅僅是莆田海民口中傳頌的通賢靈女。只有等到數年之後,才會被第一次冊封。

不過莆田湄嶼,卻是林默娘的昇天顯聖之地。據說其父也曾擔任過湄嶼巡檢一職。湄嶼島北端的通賢靈女廟,早在百年前就已建立。廟中常年香火不斷,信眾絡繹不絕。鄭九自當上都巡檢後,視湄嶼為自家宅院,來的香客少了,這通賢靈女廟也就成了鄭九為家人為前程祈福的家廟。這幾日他心緒不寧,便按慣例來廟裡拜上一拜,定一定心。

鄭九唸完禱詞,三叩及地,伏在地上靜靜趴了一會兒,方才慢慢起身。見他站得吃力,侍立在旁的一名女冠上前兩步,輕輕把他扶起。

鄭九側頭看那女冠,頭戴玄色紗冠,身穿青佈道袍,雙手扶著他的胳膊,兩眼低垂,神色木然,不過十**歲的樣子,卻有著五六十歲老年人的暮氣。他苦笑了一下,似是無奈,問道:“大姐兒,今日可見是清瘦了不少,是不是廟裡的飲食起居有些不便?”言語間透著濃濃的關切。

女冠臻首低垂,低聲道:“有勞爹爹掛問,女兒吃得睡得卻都甚好。”說完,就緊緊閉口,不多說一句。

“啊……是嗎?”鄭九不知該說什麼,也搭不上話,只得乾咳兩聲,往殿外一張望,“時候不早了,爹爹我也該回去了。轉載自”說著,就往外走。只走了兩步,卻又回頭:“大姐兒你若有什麼想吃的、用的,儘管讓人來說,別苦著自己。”

“女兒知道了!”女冠輕聲道。

鄭九點點頭,嘆了口氣,弓著背,顫顫巍巍的向外走。剛出殿門,身後傳來一聲喚:“爹爹!”

聽得人喚,鄭九大喜回頭,眉開眼笑,“什麼事?大姐兒你說。”

女冠欲言又止,略略躊躇,還是出言相詢:“敢問爹爹,不知慶叔、大哥近日去了何處?”

鄭九一愣,轉而便有些恙怒,語氣森冷:“你是從何處聽來的?”

女冠驚道:“難道慶叔、大哥真的去了昌國?!”

鄭九臉色徹底冷了下來:“這事與你何干?!”

女冠聞言,原本因驚急而變得生動的表情又麻木了下去,語氣平淡得聽不出高低起伏,“爹爹說得是,確與女兒無關。”

鄭九方才話一出口,便開始後悔,正要出言補救,一人卻連滾帶爬的衝了進來,惶惶大叫:“大當家!大當家!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鬧什麼!”鄭九滿腔怒氣卻轉到了這倒黴鬼身上,兩道重眉挑起,牛眼大睜,厲聲訓斥:“慌慌張張,像什麼樣子!火燒房子了嗎?!”

那人被訓得一呆,很快警醒過來。他單膝跪倒,抱拳上報:“啟稟都巡,海上有敵來襲!”

烈日當空,福建海盜的百十艘北上海船已把湄嶼海港封堵得嚴嚴實實。港口中雞飛狗跳,號角聲連綿不絕,港內的鄭家兵士都退守到港口後部的宅院。而停泊在碼頭邊的幾艘巡海船,則起碇升帆,意圖去陸上求援。

但鄭家巡海船剛剛出港,便被幾十艘小船團團圍住,雖然藉著船大體堅,強行撞翻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