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歡離合,月有yīn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老人臉上帶著一抹放鬆的笑容,手指粘著鬍鬚,認真的看著之上的字跡。
唸到此事古難全的時候,他若有所思,神sè有些恍惚,但隨後,灑脫一笑。
朗朗聲音,念出了最後一句。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啊!”
老年文士重複著最後一句詞,眼中掛著感動之sè,輕嘆一聲。
隨後,他退後一步,拱手對剛剛放下毛筆的李牧,行了一禮:“李書郎高才,老朽佩服!”
見到此人突然對自己行如此大禮,李牧連忙伸手,搭住了此人手臂,無奈笑道:“先生莫要如此,在下當不起如此的大禮啊!”
“當得起,當得起!”老年文士笑著搖搖頭,隨後,硬是固執的將禮節行完:“慕白兄,這首詞,無意中解了我心頭疑惑。這個禮節,慕白當得起!”
“哈哈!”這時,人群閃開,皇帝走了進來,看到這老年文士對李牧行禮後,微微驚訝,隨後,便笑著道:“杜翰林乃是我北漢第一才子,更是我朝廷,第一名臣,三十年了,朕從未加過你如此謙恭過,今rì,可真是稀奇啊!”
杜翰林搖頭苦笑,拱手道:“達者不分老友,李書郎足以當得起臣下的一字之師!”
見皇帝走來,李牧連忙行禮。
不過,在聽到二人的對話後,李牧不由轉過頭,驚訝的看了一眼,身旁這位兩鬢蒼蒼文士。
杜翰林?
原來,這位氣質奇正,兩鬢蒼蒼的老者,竟然是北漢兩朝元老,第一名臣,也是第一才子的杜浩然。
杜浩然直起腰,眼中滿是笑意的看著李牧,笑道:“之前,老朽還在為是否告老猶豫,今rì,聞聽李書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yīn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之言,頓感茅塞頓開!”
隨後,他轉過伸來,拱手行禮九十度,對皇帝道:“陛下,還請准許老臣告老還鄉吧!”
此言一出,場中之人,瞬間變了臉sè。
李牧聞言,嘴角一勾,俊朗的臉上,掠過了一抹了然之sè。
老傢伙不地道啊。
明著是誇獎自己,但實際上,卻是不動聲sè的利用了自己一把。藉詞中的幾句話,來達成他那點小心思。
李牧有些無語的看著故作悲痛之sè,演技出眾的杜浩然,心中誹謗不已。
一旁,魏王聞聽此言後,頓時失聲道:“浩然兄,你這是?”
在朝廷中,杜浩然潔身自好,從不結黨營私。
所以,沒有了站隊,便立場堅定。
此人,出身書香門第,人如其名,養就了一身浩然正氣。
譬如說,關於此次朝中與突厥人聯盟之事。
除了魏王以外,朝中另一股反對勢力,便是兩袖清風,正氣凜然的杜浩然。
而此時,杜浩然,竟然突然提出了告老還鄉、
若是他走了,自己改怎麼辦?
杜浩然轉過頭來,看著魏王。
明澈的眼中,閃過一抹深深的歉疚之sè。
拱手對魏王道:“殿下,老臣心意已決,殿下便不要在勸了!”
而此時,站在一側,臉sèyīn晴不定的皇帝,盯著杜浩然良久,隨後,他長嘆一聲,邊準備開口答應。
但就在此時,被眾人忽視掉的李牧,卻笑了笑,緩緩走了過來。
他先是拱手對皇帝魏王等人行了一禮,微微鞠躬。
隨後,轉過頭,看著一臉堅定之sè的杜浩然,微微一笑:“老大人為朝廷天下鞠躬盡瘁多年,天下之人深感大人恩德。大人如今要歸去,按說,我等後學自然應該恭送祝福大人。但,在下這裡還有一句詩,不知大人想聽不想聽?”
杜浩然聞言,眼中頓時一亮。捻鬚笑道:“李書郎文采無雙,老朽洗耳恭聽!”
李牧微微一笑,沉吟片刻後,目光直視著眼前這位xìng格正直的北漢名臣,淡淡道:“這句詩便是:苟利國家生以死,豈因禍福避趨之?”
第三十八章將君(求收藏推薦票)
“如今天下三分,黎民受苦。我等聖人門徒,自當秉承聖人仁愛之道,憑藉胸中一腔正氣,匡扶漢室,一統天下,開創萬事太平。”
猶記得弱冠之年,自己一襲青衫,風采翩翩之時。
曾與村頭,身後站著數十準備出仕的家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