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跟先帝劉志葬在一起,我今天就死在朝中。
朝會上,所有士大夫都簽字,同意竇太后跟桓帝合葬。
奏章本來應該給皇帝看,但曹節、王甫看到士大夫們的奏章以後,在奏章上批覆:過去梁皇后孃家犯罪,梁皇后都沒能和皇帝合葬,而另外葬在懿陵;漢武帝黜廢衛皇后,而和李夫人合葬。如今竇氏罪孽深重,怎麼能跟先帝合葬?
可士大夫們依舊不依不饒,李鹹又上疏駁斥曹節他們的言論,說明竇太后跟梁皇后和衛皇后沒有可比性,更主要的是竇太后當初冊立劉宏,當朝皇帝陛下是她的兒子,皇帝怎麼不拿太后當母親?兒子不能捨棄母親,臣子也不能貶黜君王。太后應該和桓帝合葬在宣陵,所有禮儀都按照太后喪禮辦。
到底是士大夫,一言中的。在以仁孝治天下的東漢王朝,劉宏不是不知道不讓竇太后和桓帝合葬會給天下人留下什麼樣的口舌,甚至可能會危及到他的皇帝身份。
想想當初還是竇武用青蓋車將自己接進皇宮,皇帝不能翻臉不認舊情。
曹節本還想不放手,但他想起曹騰留給他的兩個字“等”和“忍”,告誡自己凡事不要做得太過,以免引火自焚。
就這樣,在城南廢棄的老屋中停放多日的竇太后遺骸,終於享受隆重奢華的太后禮下葬。由當今皇帝親自為竇太后舉哀、齋戒,就連太學的學生們也參加了葬禮。
竇太后葬禮過後,士大夫們似乎從劉宏身上看到希望。在竇太后和桓帝合葬的問題上,至少劉宏沒有聽從太監們的建議。
他們認為劉宏已經親政多時,而且少年才俊、聰明睿智、仁孝慈悲、明辨是非。是不是為陳蕃、竇武等人翻案的機會到了?應該進一步向太監們發起挑戰?
不知道是誰,認為竇太后並非病死,而是被曹節和王甫所殺。在洛陽北城牆寫標語: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殺太后,公卿皆尸祿,無忠言者。
就是這句抒發胸中憂憤的話,幾乎將整個太學連根拔起。
劉宏震怒,曹節和王甫也被激怒。
士大夫們感覺解氣,可到底是誰幹的?滿朝議論紛紛,誰會將所有人無一遺漏地統統怨責?而且還說“天下大亂”?
劉宏下詔著司隸校尉劉猛追查此案,緝拿真兇。
劉猛屬皇室宗親,受照顧當上司隸校尉,沒正經辦過什麼案子。查案不力,一個多月過去,還沒查出個一二。
劉宏震怒,將劉猛降為虛職、閒差諫議大夫,讓外戰、內戰皆老手的御史中丞段熲取代劉猛。
段熲有著強硬的軍人氣質,上次功封萬戶侯以後,一直留在皇城統領駐軍,跟曹節文武搭檔,很是合得來。段熲到任後,查出劉猛種種辦案不力的證據,曹節要段熲將劉猛的不作為上報皇帝劉宏。劉宏一氣之下,將劉猛降為左校。
段熲接任,派御林軍四處追捕所謂的案犯,折騰幾天,沒有抓到真兇。最後目光落在四面環水的雍丘之地,經過一番明察暗訪,曹操及十數個太學生,被舉報以往種種好事之舉,北門事件應該幹得出來。
御林軍抓捕太學生和私學生上百人,曹操也在其中。
段熲敢這麼做,完全是曹節等授意。就是想要藉此懲治太學那幫師生,告訴他們這世道還是太監說了算。
段熲直接歸曹節派遣,抓住誰能放掉,當然曹節說了算。曹操被抓,曹嵩焦急萬分,慌忙跑去曹節家,說了十三個理由不是曹操乾的。其中最重要的,曹操已經有兩年晚上不外出,根本沒有作案時間。
曹節卻表現得很含糊,說這是段熲主抓的事情,他不能隨意插手。下面要進行篩選,如果不是曹操乾的,自然就會放了他。現在著急呼呼地去求人家放了曹操,豈不引起不滿和懷疑?
曹嵩剛悻悻地回到家,又有訊息傳來,大學二年級的夏侯淵也被抓走。
曹嵩更是焦頭爛額,兩個全被抓走。曹嵩坐在席子上,如坐針氈,焦慮和不安深深抓住他的每根神經。他對著牆壁上掛著的老子騎牛圖發呆。自從生了曹操,就沒過幾天安心日子。小時候闖的禍都是小打小鬧,賠錢可以了事。隨著年齡增長,他惹下的禍事越來越大,從小打小鬧到殺人償命!如今又攤上這事,萬一審出真是他乾的,他將丟官棄爵,舉家流放。曹嵩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他當過左司隸校尉,也經歷過那場震驚全國的“黨錮之禍”,知道官方怎麼審問和折磨那些無辜的太學生和遊學生、私學教授們。
曹操和夏侯淵跟隨學子士子們被關押在黃寺獄,由段熲主持的篩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