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那個遙遠如幻夢的遼國已不是他的菜。

實際上,讓耶律楚材名垂青史的並非是和成吉思汗在一起的那段時間,他最耀眼的時代是在窩闊臺時期,而在成吉思汗時期,他不過是個幕僚。雖然如此,他已經知道該如何把這個野獸般的軍事王國拉到文明的軌道上。

有一次,一位擅長製作弓箭的西夏人在成吉思汗面前說,國家正是需要武力之時,要個書生何用?

耶律楚材馬上說:“製造弓箭尚且需要弓匠,為天下者怎麼可以不用天下匠?”

這話柔中帶剛,那位西夏人被噎了個跟頭,成吉思汗則對耶律楚材的話大為讚賞,從那之後更為信任這位書生。因為成吉思汗隱約地感覺到,一個龐大的國家沒有書生實在是不敢想象,尤其是像耶律楚材這樣能掐會算的書生。

潼關之戰

成吉思汗自得到耶律楚材後,經常和他一起探討天下大勢。耶律楚材有問必答,答則必中。成吉思汗很不喜歡兩面作戰,所以從1215年回到草原後,始終沒有出兵,因為當時木華黎正在經營東北戰場。可耶律楚材卻說,應該配合木華黎的東北戰場,從西夏境內進陝西,攻潼關,對開封城實施壓迫。他最後補充說,如果此時不對開封城進行大攻勢,當開封城積聚力量反攻黃河以北,後果將不堪設想。

成吉思汗認可耶律楚材的分析,1216年八月,成吉思汗命令大將撒木合率領蒙古兵團十個千戶從西夏境內進入關中,威脅開封的右側。撒木合兵團進入關中後,勢如破竹,成功攻陷京兆府(今陝西西安),在京兆府,蒙古兵團大肆洗劫,京兆府千百年文明毀於一旦。1216年十月,蒙古兵團抵達潼關,迅速展開猛攻。潼關位於渭水與黃河交匯處,處於華山與黃河之間的峽谷中,是開封阻擋一切敵人的軍事重鎮。這座軍事重鎮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撒木合只能對著它嘆息。

嘆息之後,撒木合撤軍,從南路迂迴進軍抵達汝州(今河南汝州),汝州瞬間而下,蒙古兵團乘勝又拿下了密州(今河南新密),逼近距開封城西十公里的杏花營。

開封城裡雞飛狗跳,完顏珣急命山東方面救援。山東方面早被成吉思汗兵團折騰得奄奄一息,沒有兵力可派。大將郭忠頭腦靈活,和活躍在當地的義軍花帽軍取得聯絡,並最終得到了他們的信任,於是這支義軍被拉進了河南戰場。

雙方在杏花營展開激戰,難分高下。撒木合發現金國居然還有如此驍勇的兵團,於是退出杏花營戰場,帶領兵團西退,從陝州(今河南陝縣)境內渡過黃河北岸稍作休整。

等於說,撒木合是被花帽軍趕到黃河北岸的。這是蒙古軍自和金國開戰以來,第一次受到強有力的阻擊。撒木合重新調整思路,認為還是應該先攻潼關。1216年十月,他第二次來到潼關。不過他沒有發動一次強攻,而是繞小道去攻打潼關南面的屏障——禁坑。

禁坑被蒙古人稱為禁溝,一條南北走向長15公里的天險深谷,南端始於秦嶺蒿岔峪口,北到潼關南面兩公里左右的石門關。溝谷勢如壁立,灌木叢藤夾雜其間,少有人跡。在禁溝西側,金軍修建了12座連城,形成一道人工屏障,自豪地拱衛著潼關。撒木合第一次攻潼關時,禁溝守軍就總是趁他不注意時襲擊他,搞得他經常心神不寧。所以他最終認定,要攻克潼關,必須拿下禁溝。

拿下禁溝,說來容易,做起來實在太難。撒木合靠硬取是妄想,要拿下禁溝必須偷襲,而偷襲的唯一辦法只能是攀上高峰,居高臨下地襲擊金守軍。

通往高峰的路上連鳥都不願意走,據當地人說,那條若隱若現的羊腸小道中野草叢生,裡面都是史前爬行類動物,青天白日就能聽到鬼哭。尤其要命的是,山澗峻谷,除了飛行以外,別無他法。但蒙古人不會飛,於是他們就把數支鐵槍捆接起來,在山澗峻谷上搭起“橋樑”,縱然是這種情況,走在上面,向下一望,也是心驚膽戰,魂魄盡飛。蒙古人克服險境的精神充分展現,他們經過艱難的跋涉後,終於登上高峰,控制了制高點,當所有蒙古士兵都進入陣地後,猛攻開始了。

金守軍發現頭頂有敵人的同時,遭到了劇烈的攻擊。沒有人知道蒙古人是如何把攻擊機械運送到山頂的,金守軍只是感覺到從天而降無數的致命石頭。他們被這群天外來客嚇得魂飛魄散,扔掉武器,玩命地逃命。撒木合輕而易舉地攻陷了禁溝,沒有了禁溝的保護,潼關此時如被嚇傻的孩子一樣哭泣。潼關危在旦夕,完顏珣命令那位曾救援中都城而半路逃回的完顏永錫緊急救援潼關。

完顏永錫和他的父母相